返回第七百零二章 短见(第1/3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宁自然是知道公孙瓒如今希望南下的意愿,从而顺水推舟。 冀州这块土地,如今并不是卫宁迫切需要的。

    有袁绍与公孙瓒两人都迟早都会盯上这块土地,率先踏进这个泥沼未必是好事。更何况如今北方威胁近在咫尺,卫宁当然拍起胸膛保证他日必当全力相助公孙瓒南下制霸河北。

    既可以扫平身后隐患,又可以卖并州军一个人情,即便卫宁信誓旦旦的保证有多少可信度,但在公孙瓒初掌幽州的现在,势必需要一场大事来转移擅杀前州牧刘虞带来的舆论压力以及治下百姓的反弹。

    而鲜卑人大举入侵并州,先袭云中,后破马邑,边塞州郡常年与草原民族之间的仇恨成为了公孙瓒疏通民愤与舆论的绝佳途径。

    就如同现代的美国最喜欢以战争来转移国内注意力,消减矛盾一般,公孙瓒的出兵也正是为了用最快的度,彻底控制幽州这块土地。而若能取得一场巨大的胜利,无疑能将他的威望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本来就是一个靠征伐北方蛮族而获得武功爬上现在这个位置的铁血诸侯。以战争对他来说,却也是公孙瓒认为最好的借口手段,甚至公孙瓒还预谋从鲜卑族中掠夺牛羊填补幽州贫乏的物资……

    卫宁意欲联盟公孙瓒的计划自然是得到了杨奉肯的,在陈宫同谏的情况下,一道松垮的联盟协议终究达成。

    这本就不过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自然水到渠成。

    兵出上谷,公孙瓒起三万精锐骑兵,以其弟公孙越为先锋,先领一万直扑雁门而来。

    这无疑对并州局势来说,是以个大好消息。

    白马义从,便是这以个名字,就足够让卫宁放下不少心来,虽然这支部队终究还是泯灭在袁绍的大军之中。但不可否认,这支善战的骑兵,是连草原民族也头疼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即便在草原上长途奔袭,便如同昔日汉武卫青千里奔驰袭破匈奴王庭,八百里的路程也需要两个昼夜,这还是最为精锐的骑兵,人手两马互换而创下的战绩。

    以云中至雁门的距离,典韦轻装狂驰,也花了五日时间。

    而及到雁门之时,正值鲜卑中军到来,猝不及防之下,两军短兵交接。鲜卑人却是未察觉到汉军的增援竟然来得如此之快,大惊失色下看到那呼厨泉亲自带领的五千匈奴骑兵,这才让所有鲜卑人了然,同时,汉军的突然到达还是打乱了鲜卑人的部署。

    典韦以八千骑兵从侧翼杀出,这支强袭的部队本能给予鲜卑人很大的创伤,但终究部队连连急赶,而身心俱疲,尤其,在这样的大好局势下,雁门守将浑然不顾典韦派出的信马,不予出城为战,反倒龟缩城墙之中,徒让鲜卑人从容而退。

    典韦无可奈何,终究忍住怒气,约束兵马退回城中。事实上,也不是雁门守将不肯出战,任谁带了以大帮外族人跑到城外大战,即便是互相残杀,又未必不是鲜卑人的计谋。

    在汉人看来,不管是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模样都是以个德行。甚至在典韦出示了卫宁所给兵符公文,也还盘查再三才得进城之中。

    卫宁总督四郡兵马,雁门不在他的辖下,尤其在杨奉如今重伤未愈的时日,典韦自然是不敢为卫宁添上许多麻烦。

    而他典韦的身份甚至还在雁门郡守之下,不过他受卫宁直辖,如今卫宁在并州权势滔天,两方也很有默契的不提刚才一战的事情。不过雁门军,大多还是对匈奴人保持着大量的戒心,不肯松懈。

    典韦引军来援,而身后更有卫宁后军三万正匆匆而来,始终还是让雁门军心动荡暂时平复了不少。

    四月,卫宁三万大军赶到,而雁门却已经经历过了大小十多场战争。本来得到典韦援救的雁门郡,合共两万人马,也锐减到了一万左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