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说教(二)(第1/4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仁道:“关将军放心,张仁绝不会说出去的。经过上次一事,张仁现在不想惹上半点麻烦在身,安安份份的管好自己的民政就行了,其余的事一概与我无关。”

    关羽道:“关某信你便是……不过如果哪天关某知道是你泄露此事……”

    一股杀气悄然而生,张仁暗中打个冷兢,忙道:“张仁在此对天启誓,如有泄露半字他日身异处,不得安生。”

    关羽不再出声。

    张仁赶紧转移话题道:“关将军可曾探得皇叔下落?”

    关羽叹道:“未曾有什么消息。”

    张仁道:“皇叔若在,必北投袁绍。”

    关羽道:“关某也曾这样想过,只是未有确切消息,又寄挂嫂嫂的安危,不敢轻离许都去探访。况且曹公待我恩重如山,关某当有所报效才能安心离去。”

    张仁心道:“得,还是老样子!不过能尽快把他送走才好,他要在身边我总觉得不安心,真的哪天衣带诏事他认为是我告的密,我小命肯定不保!”

    心惊胆兢的送走了“瘟神”关羽,张仁总算是松下口气来。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下便跑去书房看看蔡琰那里的文献处理得怎么样了。

    蔡琰正在书房里忙碌着,看见他来也只是抬起头向他随意的笑了一下又低头书写,对此张仁也早就习以为常。蔡琰在专心工作的时候可以说谁都分不了她的神,肯抬头对他笑一下已经算不错的了。

    张仁随手拿起一卷整理好的竹简细看,是他想开办纺织厂的计划。按他所想是让官府以粮米为工资,把一些没有土地或是没有较好的体力去耕种的妇女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布匹生产,其中一些管理上的细节已经被蔡琰分类整理好,只是在卷末有蔡琰留下的一句评语策似好策,但可行否?

    “策似好策,但可行否?”

    张仁读出声来,自己却有些迷惑不解。不就是开办官营性的纺织厂吗,会有什么可行不可行的?虽说性质上类似于现代的国营纺织厂,但只要加强质量管理,并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基准来计酬,应该不会出现大锅饭之类的情况才是。

    想到这儿转头向蔡琰望去,见蔡琰眉间带着几分怒意的瞪着他,显然被他的声音打扰到了。

    张仁干笑两声,拿着竹简过去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只是文姬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语?”

    蔡琰接过来看过后道:“你自己不正经到也算了,怎么写出来的政略也这样不顾礼教?书上说男女有别,礼不授亲,可你这一策先是要把各家各户里空闲的妇女集中起来劳作,然后再派官员进行管理,相互之间没有血亲的男男女女混杂在一起,这不就触犯了礼教吗?”

    张仁楞道:“哎?这个我还真没有考虑过……要不我奏请主公专门设立女性的官员?”

    蔡琰道:“粮帛自古就是国之大事,哪有委任女性担此要职的道理?别忘了汉律中是不允许女性出任官职的。”

    张仁道:“那……这一策不是不能去做了?不行,我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蔡琰道:“就算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棉与蚕丝又从何而来?按你的这种做法,一定要有大量的棉蚕才能保证工房的运作,而且布匹一多,又该用到哪里去?”

    张仁惊呀不已,心道:“哇,这蔡琰可真够厉害的!简简单单一句话,把原材料供应、物品的销售与市场的通货率全都给说出来了。她真的只是文学家那么简单吗?我看她这种才干放现代搞不好就是一流的bsp;想归想,张仁反问道:“你帮我整理这些文献的时候应该有看到我想对农桑业进行详细分类的事吧?”

    蔡琰道:“有,而且都整理出来了。按你的意思是稻农专种稻,棉农专种棉。看似有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