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0 章(第2/4页)  步兵战术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采用,通常在奔袭、追击、迂回、摆脱敌人或执行其他紧急任务时采用。

    (四)按天文时间,分为昼间行军和夜间行军。昼间行军,亦称白天行军。昼间行军可以保障运动速度,减少人员的疲劳,指挥方便,但易受敌人的观察和空中袭击。

    夜间行军,是夜暗条件下实施的行军。夜间行军指挥和观察捆难,运动速度慢,但有良好的隐蔽条件,不易受敌人的观察和空中袭击,利于保持行动的突然xìng。夜间行军还可避免夏日的酷热。夜间行军时,要制定严格的行军调整措施,保持肃静,管制灯火,缩短前后距离,掌握好方向,搞好通信联络,加强侦察和警戒,搞好伪装,防敌夜视器材的观测和火为袭击。

    (五)按地形、天候条件,分为一般条件下的行军和特殊条件下的行军。

    一般条件下的行军包括平原地行军、丘陵地行军等。特殊条件下的行军主要有以下几种:

    山地行军。山地地形复杂,山高林密,路窄坡陡,道路弯曲,气候多变,常有低云浓雾,对指挥、观察、联络和驾驶均有一定的影响,且易遭敌突然袭击。组织行军时,应考虑道路的起伏状况,预先准备绳索、刀、斧、锯等克服山洞、河川、陡坡障碍的工具,尽量沿道路、山脊行进。无道路时,应按照方位角行进。情况允许时,可以请向导带路。行进中,特别要加强侦察、通信、警戒和道路保障等安全措施+防止敌人袭击。上下坡和通过隘路、山涧时,应增大车距,降低车速,加强前后联络,注意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在狭窄的地方、急转弯处和山垭口应派出调整哨。为保障翼侧的安全,应向翼侧制高点派出侧方停留警戒,以控制通向行军路线的山间道路、各地和小径。注意防山洪、林火。遇到大雾和夜间通过危险地段时,车辆应慢速行驶,必要时派人引导前进。草原、荒漠地行车。草原地广阔无垠,夏季雨水集中,草类繁茂,冬末春初草木枯黄;沙漠地面松软,多流沙和沙丘(戈壁地面坚硬,多砾石),居民和道路稀少,农产品和水源缺乏,气候干燥多变,常有大风,往往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空气稀薄。荒漠、草原地便于越野行军,但油料消耗大,给养保障困难。方位物极缺,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草原、沙漠地行军,应根据行程和行军能力等情况减慢行军速度,增大粮袜、饮水携行量,规定用水指标。增大油料携行量,带足备份轮胎和必要配件。

    并根据不同地形和季节,采取防暑、防冻、防火灾、防暴风沙(雪)等措旋。行军中应特别注意掌握方向,尽可能沿道路行军,可利用河流、湖泊、道路jiāo叉点、沙丘等明显地物判明方向,加强现地与图上对照,防止走错路。不在暑气停滞地段停留,遇到沙暴时,可以停止前进。停车时车距应当缩短,严禁将单车弃置于途中。

    高寒高原地和严寒地区行军。高寒高原地和严寒地区空气稀薄,人员易疲劳,易出现“高山反应”;天气寒冷,容易冻伤;大雪盖地,容易迷路,积雪过深,通行困难;气温过低,车辆不易发动,耗油量增加。行军前,应准备好防冻的被服、装具和yào品,采取防冻、防措、保暖和防雪盲措施。武器装备、车辆和器材应当做好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准备,严格执行冰雪道路驾驶cāo作规程。行军耐,要注意掌握方向,适当减慢速度。应缩短小休息时间,增加小休息次数,每小时休息5分钟。小休息时人员要下车活动,切忌睡觉。通常不进行大休息。越野通过冰封的江河前,应调查冻层厚度,根据冰层负重量决定通过方法。通过隘路、山腰以及在暴风雪中行军时,应特别加强行军指挥和安全保障,防止雪崩和翻车。

    水网稻田地行军,水网稻田地,河流沟渠纵横jiāo错,稻田泥泞,道路少,路面窄,不便机动。行军时,应正确选择行进路线,加强侦察、伪装和对空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