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78 章(第3/4页)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次是1944年9月15日,英军出动大批“兰卡斯特”式轰zhà机,每架飞机携带1枚专门设计用来对付大型军舰的5.5吨的“高脚柜”超级zhà弹及5000磅的水下鱼雷,从苏联的空军基地起飞袭击“提尔皮茨”号。轰zhà时,尽管“提尔皮茨”号被烟幕系统制造的烟幕笼罩,仍被1枚zhà弹击中,丧失了出航能力。

    只要“提尔皮茨”号还没有被击沉,英军便接着扔zhà弹。1944年11月12日,英军的“兰卡斯特”式轰zhà机再次携带“高脚柜”zhà弹,从苏格兰起飞,开始执行“问答机”行动。这次德军没有释放烟幕,战斗中,3枚“高脚柜”zhà弹命中“提尔皮茨”号,其中2枚zhà弹洞穿了“提尔皮茨”号的装甲,zhà出了一个近70米的大口子。很快,bàozhà引发的大火引bào了弹yào库,zhà断了C号pào塔。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中硕果仅存的“提尔皮茨”号,在熊熊大火中迅速倾覆沉没,舰上的1700名官兵,有接近1000人阵亡。德国海军的“北方孤独女王”,终于驾崩了。

    可以说,盟军为了击沉“提尔皮茨”号,兴师动众,几乎使出了吃nǎi的劲儿,前后出动了超过600架次的飞机以及袖珍潜艇。但实力决定一切,随着盟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任凭德军战舰威力多大、指挥官多么出色、战术多么巧妙,都无法改变战争的走向。

    07.水兵的坟墓,不会开出鲜花

    到了1944年年底,德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中,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俾斯麦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已经葬身海底;“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格奈森瑙”号在空袭中严重受损;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和“纽lún堡”号巡洋舰在波罗的海疲于奔命;“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遭英国潜艇鱼雷暗算;“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躺在船坞内大修;其余几艘战舰不能出海作战,只好降格为训练舰使用。能打的都阵亡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在大西洋航线,1943年后,盟军在舰艇和飞机上加装了反潜雷达,使商船被击沉的数量大大降低,而德军U艇反而被大量击沉。战争初期出尽风头的“狼群战术”,也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西洋海战,以德国海军的失败而告终。

    据统计,二战期间,德国海军共击沉盟国商船2500余艘,总吨位1400余万吨,占盟国战时船舶保有量总吨位的三分之二以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人,正是新任纳粹帝国元首、海军元帅、“狼群战术”的发明者邓尼茨。

    德国无条件投降后,盟军通过广播要求所有在海上作战的德军潜艇浮出水面,开到指定港口向盟军投降。

    战争结束时,德国潜艇部队官兵的死亡率已超过80%,而幸存的潜艇官兵又上演了惊人的一幕。

    潜艇部队的官兵重复了一战战败时的情景:他们违反不得破坏武器与自沉军舰的命令,又一次私自传开代号为“彩虹”的秘密行动80,先后有200余艘德军潜艇在向盟军投降后自行凿沉。自沉的潜艇中,新型潜艇的比例占到了近60%。德国人保护知识产权的超强意识,震惊了世界。

    但是,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们明白,属于U艇的光辉岁月已经过去了。二战末期,更多的水兵,把U艇比喻成“活棺材”。此时在战争中,U艇不断被击沉,那些浑身沾满油污、死死抓着救生筏的幸存者,用一种毛骨悚然的声调,哼唱着一首古老的歌:水兵的坟墓……不会开出鲜花。

    第二章 战争残酷几人知(苏德对决,苏联赢得战争主动权)

    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不然会有人爱上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