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6 章(第3/4页)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晋升为装甲兵上将,担任第四十一装甲军军长。

    1942年1月,莫德尔出任第九集团军司令。此时,主攻莫斯科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遇苏军优势兵力的顽强抵抗,苏军还对德军实施穿chā和包围,切断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德军的指挥系统也被打乱,各部队之间失去联络,情况十分危急。莫德尔抵达集团军司令部时,看到的是一张张沮丧绝望的脸。作战参谋布劳洛克向新任司令官简要介绍了情况,莫德尔立刻在地图上指指点点,打算从这里切断苏军补给线,从那里对苏军侧翼进行反击。布劳洛克目瞪口呆,问道:“您为这次反击带来多少部队?”莫德尔哈哈大笑:“就我一个人。”这成为二战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

    面对不利局势,莫德尔依然保持着镇定和沉着,头脑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向希特勒请求增调一个装甲军归自己指挥。

    为此,他于1月20日抵达德军最高统帅部,并与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论。希特勒固执己见,毫不让步,莫德尔则大胆地问:“我的元首,是你在指挥第九集团军呢,还是我在指挥?”希特勒惊诧地抬起头,随即语气强硬地说:“我命令你把装甲军使用在格扎茨克!”莫德尔仍不服从,并坚决反对希特勒干涉他的指挥权。莫德尔说,他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而最高统帅部的人只能按地图进行判断。希特勒最终让步了,但他强调,莫德尔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负责。

    有了一个装甲军的增援,莫德尔向苏军防线的最薄弱地区展开反攻,从而击退了苏军的猛烈攻势,稳住了己方的阵线。因此,莫德尔被誉为“转危为安的人物”。

    1943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受挫,反遭苏军的强大反攻,再次陷入困境。莫德尔于10月初暂时遏止苏军的攻击,被希特勒誉为“东线的救星”。

    我只效忠于德国

    1944年3月1日,莫德尔出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同时仍保留参与指挥北方集团军群的权力,并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这位以作战狠辣著称的元帅,在新的作战区域实施了“焦土”政策,以阻止苏军的进攻。

    持续到7月,莫德尔都在拼命阻止苏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表彰莫德尔成功的防守,希特勒授予他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但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这枚勋章除了能使莫德尔继续卖命之外,毫无作用。1944年8月,莫德尔发现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峙的苏军集中了主要力量,准备发起进攻。为保存实力,莫德尔于10日前,将德军逐次退到华沙东北一线以及纳雷夫河。

    令莫德尔措手不及的是,8月1日,就在苏军似乎势不可挡地向波兰首都华沙推进时,华沙起义bào发了。很快,华沙城内德国大部分军事和非军事机关同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各火车站被起义者占领,城里各条大街都被起义者封锁。德军只守住了维斯瓦河的几座大桥。假如苏军一鼓作气冲击桥头堡,在城里的德军便会绝望。可是已经在行进途中的苏军却突然放弃了攻占华沙的企图。这为德国人“赢得”了时间,莫德尔命令集中在华沙周围的大批德军协助卫戍部队对起义者进行了极为残酷的镇压。

    莫德尔本人则于8月16日被调离东线,被任命为西线德军总司令,前往西线“救火”。但等待他的决不会是什么好运气。

    1945年4月21日,在西线惨败的莫德尔元帅,带着3名军官和几个士兵躲过美军纵队,逃到杜伊斯堡附近的密林中。他告知随从人员,他要自杀,并让他们将尸体埋在一棵选定的松树下。身边的人竭力劝阻,莫德尔坚持不听,他绝望地说:“我从未想到自己会如此绝望,我只效忠于德国……”他还说:“一位陆军元帅,不能成为一名俘虏,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忘了鲍卢斯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