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4 章(第3/4页)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乎没有海空军支援的情况下进行。

    尽管如此,日军还是想尽了办法。硫黄岛上的守将栗林忠道是个美国通,此人1891年生于日本长野县的武士世家,小时候曾经想当记者,后来却yīn差阳错上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为一名骑兵军官。后来又进入陆军骑兵学校进修,1923年晋升大尉,并从陆军大学第35期毕业,成绩在同期学员中名列第二,获颁天皇御赐军刀。1927年至1931年,栗林忠道两次出使美洲,任日本驻美国及加拿大武官,曾在哈佛大学学习,研究美国军事,是日本陆军中少有的美国通。回国后,栗林忠道历任骑兵第七联队队长等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曾任骑兵第二旅团旅团长,驻扎在内蒙古。1941年9月,日本骑兵部队解散,改编成机械化部队。他调任驻广州的第二十三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酒井隆发起香港战役,迫降了英国、加拿大军队。1943年晋升中将,出任近卫第二师团师团长。

    1944年4月,因为驻地失火,栗林忠道引咎辞职,从中国东北调到硫黄岛,转任第一九师团师团长,负责硫黄岛的防御任务。当时日本兵力不足,栗林忠道率领的是个临时拼凑的陆军师团,其中有不少强征来的老弱残兵,唯一的精锐就是他在骑兵部队时的朋友西竹一男爵的战车联队。

    接到防守硫黄岛的命令后,栗林忠道在写给妻子的信里说:“我或许不会活着回来,但你放心,我决不会给我们的家族带来耻辱。我一定会对得起我们栗林家的武士门风。”

    这个美国通,已经预感到日本的失败即将到来。

    硫黄岛是美军攻打的第一个属于日本固有领土的岛屿。栗林忠道深知美军的技术优势,因此到任后力排众议,主张放弃滩头阵地,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坚持歼敌于滩头的策略,最后栗林忠道只好做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shè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黄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为主,pào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的生存能力。最夸张的是,折钵山几乎被日军掏空,光坑道就筑了九层之多!

    唯一不足的是,日军原计划在元山地区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但由于时间不够,只完成了70%,而且折钵山与元山地区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栗林忠道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二杆子战术,运用近距离shè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严禁自杀式冲锋,号召每个士兵至少要杀死10个美军。

    巨大代价值不值

    1944年10月初,美军出台了进攻硫黄岛的作战计划。

    美军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五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三、第四、第五师,共约6万人,由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五十八特混舰队负责海空掩护。美军参战的登陆舰艇约有500艘、军舰约有400艘、飞机约有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一场血战即将开始。今天人们提起硫黄岛,往往首先会想起一部美国大片《硫黄岛来信》。而在60年前,硫黄岛代表的是实实在在的鲜血、尸骨和恐怖。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轰zhà重点是硫黄岛的机场和为硫黄岛提供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从8月到10月,美军共进行了48次轰zhà,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