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林忠道率军在岛上顽强抵抗的时候,日军“神风特攻队”也向进攻硫黄岛的美军舰队进行了疯狂攻击,击沉击伤了“俾斯麦海”号护航航母等舰只。
美军宣布占领硫黄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到3月24日,才将残余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的狭小范围内。栗林忠道在当晚焚毁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决死反击。
3月26日日落时分,栗林忠道集合了300多人。他将身上的军衔扯下扔在地上,其他军官也都将军衔扯下。栗林忠道一手持刀,向士兵们做了最后的战前演说:“我即使在诸君之前倒下,诸君战斗到今日的丰功伟绩也不会被人们忘记……诸君安心殉国吧。”演说完毕,栗林手持军刀,率领残军冒着pào火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攻击,陆军大将亲自指挥的自杀冲锋在二战日军中也称得上是之最了。但栗林很快战死在阵中。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残余日军也被美军歼灭。
至此,硫黄岛日本守军全军“玉碎”。
一场恶战与两部电影
战后,被俘的日本兵竟然每个人都声称看到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栗林忠道,这让美军十分惊讶。
栗林忠道所对抗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人数是岛上日军的3.5倍,且装备具有压倒xìng优势。美军当时以为五天就可以拿下硫黄岛,结果海军、空军与地面部队协同作战,依然打了一个多月才拿下,这也是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次美军伤亡比日军多的战斗。战后连美军将领都对栗林忠道称赞不已,将其誉为二战中日军最优秀的将领,对他的评价甚至超过了山本五十六。看来,以往日军之所以伤亡惨重,除了装备落后外,高级将领的愚蠢也是重要原因。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2006年,在硫黄岛地下发现了数百封信件。那是61年前,在岛上作战的日本兵写给家人的诀别信。这些没有寄出的信,寄托着日本军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导演伊斯特伍德看到了这些书信,包括栗林忠道的家书。他对守岛日军,特别是对指挥官栗林忠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拍摄了《硫黄岛来信》这部电影,并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金球奖。
在此之前,伊斯特伍德导演了另一部电影《父辈的旗帜》,讲述的就是硫黄岛折钵山山顶上chā旗的六名美军士兵的故事。他们中间,有三名存活了下来,这次战斗后被调回美国,为发行战争公债作宣传。他们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反思了战争。
一场残酷的恶战,衍生出两部优秀的影片,供今天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去反思战争。
02.美军“破门”之战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