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3/5页)  世界级阴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毫的微小动作和只言片语。

    自该书取得全球xìng成功以来,老大哥就成了所有那些限制基本自由和践踏私人生活的机构和做法的代名词:他任命国家警察,破坏个人权利,建立无孔不入的监视系统。如今,乔治奥威尔笔下的大英帝国,十五个公民就拥有一台摄像机,一个lún敦人平均每天被摄入镜头三百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摄像机竟然对2005年7月7日造成五十六人死亡、七百多人受伤的恐怖袭击视而不见?在法国,2009年4月,政府宣布在公共设施和公共jiāo通中增设三倍数量的摄像机,以达到一百万台摄像机的总目标。巴黎警察局也拟实施“千台摄像机计划”,将原有摄像机的数量提高四倍,此举曾引起广泛争议。

    小声点!隔墙有耳

    正如奥威尔在书中揭示的那样,英国和美国曾签署最高机密的《英美协定[5](UKUSA)》,其后其他英联邦成员国也加入该协定,它们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个国家覆盖了全球广大地区,建立起一个电子通讯分析和jiān tīng的强大网络。对于冷战时期而言,创设这样的庞大jiān tīng体系并不奇怪,它最初锁定的目标便是前苏联的筑海堤坝。

    《英美协定》的签署者们起初只是拦截进出其国家边境的电话和电磁信号,而后又开发出可以取得商务卫星和海底电缆通讯数据的技术,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梯阵系统(Echelon:密码P145)的面世,终于确立起一个截取私人和公共通讯电磁数据的全球体系。这之后又有一些技术重要xìng不太高的国家加入《英美协定》,它们是德国、挪威、土耳其和韩国。

    1988年,苏格兰记者敦康坎贝尔(Duncan Campbell)率先揭露了这个梯阵系统的存在。然而当时,他的文章《有人正在听着》并未产生强烈反响。直到1995年,加拿大首先暧昧地表示“和某些最亲近也最日久的同盟进行过外部情报jiāo换”。其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政党轮替也使得过去情报机构jiān tīng的机密得以昭然天下。伴随着这些《英美协定》合作国间不信任关系的加剧,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开始独揽这一庞大情报体系的最高控制权,只将经过适当过滤的情报与其他合作者分享,那些泄露机密的合作者还不在此之列。1999年3月,澳大利亚承认“曾在《英美协定》框架下,与相当于间谍组织的情报机构合作,搜集来自海外的信号”。

    1999年5月,受欧洲议会的委托,还是那个敦康坎贝尔,写出了名为《全球电子监控》的报告,并将其出版[6],这一揭示梯阵系统和目标jiān tīng如何运作的书籍立刻在公众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响。

    如今,地球上已经没有一寸土地可以逃脱它的监控。

    “它”的内部如何运行?

    情报搜集开始于对初始电磁信号(情报信号或SIGINT)的分析,而这些电磁信号则来源于通讯中的雷达或其他所有遥测定位系统所使用的波段(如无线电、卫星)。这些信号随后被重组为各种不同的网络:COMINT(COMmunications INTelligence:通讯情报):jiān tīng通过无线电波段传播的通讯(有线通讯或电磁波通讯:电子邮件、短信、传真……)

    ELINT(Electronic INTElligence:电子情报):电子设备发shè的电磁信息(雷达)。

    MASINT(Measurcomnt and Signature INTElligence:测度与识别情报):其他来源的电磁信息。

    ACINT(ACoustical navy INTEll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