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舒服一点。”
蒋介石笑笑说:“你说得对,我们这次见他,还是要向他表示,我们是支持他的。”
4月初,史迪威到达重庆黄山官邸,蒋介石夫fù热情地迎到了门口。一见到史迪威,便老远地热情打着招呼。宋美龄等史迪威进了客厅,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吩咐下人端来茶水。笑眯眯地说:“史迪威将军,你此次赴缅指挥作战辛苦了,听说战斗空前惨烈,我和委员长天天为你的安全担心啊,你能平安回来,真是太好了。”
史迪威见到蒋介石夫fù如此热情,原本一头的恼火不好意思bào发。可是,杜聿明那傲慢的神情还是刺激着他,令他不能容忍。听了宋美龄的话,他克制着自己的怨气说:“夫人,同古会战计划流产了,这都是杜聿明的错!杜聿明和廖耀湘不听我的指挥,戴安澜是好样的!他率领的第二○○师已经吸引了敌人,可是,杜聿明和廖耀湘和我唱反调。我命令他们包围进攻敌人,他们却下令撤退。”说到这里,他十分伤心气恼,失去了信心,对蒋介石说:“我既然调动不了他们,这个仗我也无法指挥下去,我想辞职回国。”
宋美龄听到这番话,产生了对史迪威的同情之心,打着圆场对蒋介石说:“这是怎么搞的嘛,杜聿明在美国将军面前如此无礼,你该管管这件事。要严厉处理杜聿明。”她又转过去安慰史迪威说,“我能体会你的心情,你别生气,缅甸前线情况指挥关系复杂,有中国军队,又有英缅军,你这个美国的司令官很难调动他们也不奇怪。他们各吹各的箫,各唱各的调,就是神仙也难啊。我看大家把情况弄清楚,明确谁是谁非,然后重震雄风,亡羊补牢也不迟嘛。史迪威将军阁下,你说呢?”
“他们哪里像个军人,完全是商人的政客作风,当着我的面答应得好好的,可就是不肯执行。我两次下令进攻,他们硬是按兵不动。29日,我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他杜聿明竟敢对着干,下令二○○师和二十二师突围转移!”
“这事我要调查,如果像你说的这样,就太不像话了嘛!”蒋介石一脸恼怒的模样。
史迪威觉得蒋介石在演戏,便说:“委员长先生,我觉得杜聿明如此顶撞我,敢不服从军令,一定有后台,如果不是奉了委员长您的命令,我想他是不敢这样做的吧?”
蒋介石脸一红,连忙解释说:“史迪威将军,你别误会,我不会这样做的。杜聿明虽然违反了你的命令,但是,就同古前线的敌情而言,30日他们撤退的行动,是完全正确的。不撤退就会全师覆灭。你应该知道,同古前线敌我兵力对比,我们处于弱势,日军的饭田祥二郎部已从仰光到达同古前线,他的三个师团,加上70多架飞机,对我军形成了包围态势,我们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在英缅军不配合的情况下,仅靠二○○师和二十二师和他们决战,最后的结局只能是rò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史迪威将军,你说我的话对吗?你可以将我刚才说的话拟一份电报,发给你们美国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由他们论证一下,我的话在战术上是否禁得起检验。”
史迪威被蒋介石的最后一句话说得愣住了。蒋介石见状,接着指着地图说:“现在,饭田祥二郎军团的企图是很明显的,他们突破同古,是初步计划,接着,他们要在曼特勒全歼中英军队,然后便西进印度和东进云南,与德国隆美尔部在中东会师,共同携手征服全球。当然,他们的全球计划不可能实现,那只是个梦想而已。但眼前的计划是很残酷的,我们要设法打破他们的这个计划。孙子兵法上说,善用兵者,要避其锐气。杜聿明下令撤退也是一种最佳方案,你认为呢?”
史迪威还有点不服气:“中国远征军一共三个军近十个师,为什么在同古前线只有两个师,其他八个师怎么不见一个影子呢?”
蒋介石回答说:“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