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太阳,无限感慨:盼了它多少天,如今虎落平阳,一切休矣,它却出来了!
他被押到一间屋子。他认得出,这是参议会议厅。几天前,他还在这里主持开会,与同僚推杯把盏。
走进一个40岁上下的人,满腮胡子,架着近视眼镜,镜片后是一双活泼的眼睛。
“老同学,我叫陈赓。你是黄埔第5期的吧?”
邱行湘知道这位同窗。陈赓救过总裁的命。在黄埔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个传奇人物。
“我高兴地通知你,你被人民解放了。能否获得人民的谅解,要看你是不是能自己解放自己、欢迎你到我们解放区去。”
陈赓言罢,吩咐护送邱行湖的人准备几十磅猪ròu罐头,供他路上食用。
邱行湘怀疑自己的听觉。他并不在乎几十磅ròu罐头,但他对共产党的认识却是从这里开始的。
大势中原大势中原第16章 中原逐鹿
河南叶县 郭店 1948年4月16日
打下洛阳,刘邓指挥部跨过平汉路继续西进,在敌军分散驻扎的空隙之中迂回穿chā,数日之后抵达叶县郭店。
杨国宇以他的高效率、快节奏安排首长、部队的住处。事毕,天已大亮。他一身酸懒,伸展胳膊打了个哈欠,正想躲个角落打个盹儿,后面有人唤他:
“杨大人。”
邓小平背着手,脚步匆匆。
“杨大人呐,你的眼睛很大,有个问题,不晓得你发现没有?”
杨国宇的大眼睛圆溜溜地望着邓小平:“请2号指示。”
“部队天天行军打仗,不少战士还光着脚板没有鞋子穿,这是个大问题哟!”
杨国宇嘴张了张,没有出声。部队转出大别山,吃、穿、武器弹yào,没有一样不是亟待解决的。一群“叫花子”般的部队要想改变现状,困难犹如移山填海;而且部队一直在流动之中,没有时间好好休整,没有相应的后方供给。杨国宇不仅看到了部队的光脚板,也看到了刘伯承、邓小平身上的“开花”棉袄。季节已进4月中旬,正午的太阳把行军中的刘邓晒得满面淌汗,可是没有夏装,只好仍旧穿着破棉袄。
“报告2号,给我10天时间,保证解决鞋子问题。”话说出来了,杨国宇自己也不知啥子办法可以实现他的保证。
“好。10天以后,再发现有光脚板的,拿你是问。”
杨国宇转身yù走,又回过头:“邓政委,有些同志在大别山光脚板习惯喽,硬是不愿穿鞋,可属例外哟!”
邓小平笑了:“别要滑头!”
拐进一座农家小院,邓小平看到院子里支着一口锅,警卫员们正忙着烧火、续水。
刘伯承抱着内衣、内裤,笑嗬嗬地从东屋走出来:“邓政委,李达有令,要检查部队卫生,我看咱们也该进行一次‘大扫除’了。”
“要得,要得!不能光消灭‘身外之敌’嘛。”邓小平指指警卫员,又说:“还有你们两个小鬼,身上的‘敌人’有没有?一块消灭。”
邓小平冲了个凉水澡,换上内衣,披着棉袄走进刘伯承的房内。他的情绪很好,剃过的光头发出金属般的光泽,极是精神。
刘伯承面壁而立,望着悬挂的地图,听出邓小平的脚步声,他转身说道:“沙河、豫西、豫陕鄂,三个好战场哪!邓政委,你看豫陕鄂,有伏牛山、武当山的依托,有桐柏、江汉的前进阵地,水寨又少,没有大山,最适于部队运动和作战。”
“汉水区是敌人最大的弱点。此地既可渡江,亦能人川,且是敌人的接合部。”
刘邓开始谋划新的西进战役。
几天前,中共中央军委电示刘邓:
你们新的行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