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此刻正倚墙而蹲,晒着太阳。他一面翻动着手中的“卡片”,一面思谋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的展开。
两天前,他主动放弃开封,正是要把包袱放在对手身上,分散其兵力,以便利用敌各路兵团的不同特点,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其一路。
不停翻动的“卡片”在粟裕手中停住了。这是他自制的“档案”,guó mín dǎng将领的指挥特点、出身经历、xìng格爱好,乃至家眷子女情况,全记在里面。这时停留在他手上的是敌兵团司令区寿年的“档案”。
此人陆军中将,广系,非黄埔出身,曾任蔡廷错第19路军第78师师长。接受蒋介石改编后,赴德国留学,并考察英、法、意各国政治军事。“八一三”上海抗战开始,赴沪参战,获胜利、忠勤勋章。xìng格特点:老道世故,高鼻梁上两只细眼终日似睁非睁,闪着狐疑和游离不定的光;虽与邱清泉同庚,均为46岁,但其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却与锋芒毕露的邱清泉大相径庭……
粟裕胸有成竹。他的第1、4、6纵队已在杞县以东隐蔽集结,撤离开封的第3、8纵队正向通许方向机动,割裂了邱、区两兵团的联系。一场大的围歼战已经在即。
恰在此时,中央军委的两个复电到了。军委赞同粟裕的方案:“部署甚好。”“在睢县、杞县、通许之线,(或在此线以南)歼敌一路是很适当的。如能歼灭75、72两师当然更好,否则能歼灭第75师也是很好的。”
机要参谋同时报告,邱清泉于今晨除留一部分兵力守开封;亲率主力直扑通许。而多疑的区寿年却担心解放军“有向平汉路进攻模样”,因而向东进抵至睢杞地区后举棋不定,蜗行观望,尚未发觉自己已落人埋伏。
粟裕大喜,拍拍屁股上的泥土站起身。太阳暖融融的。他快步来到指挥室,一面下令隐蔽于杞县地区的第1、4、6纵队迅速围歼区兵团,一面致电刘邓,请中野协助阻援。
“篮球”比赛继续进行,开封战役是“上半场”,作为“下半场”的睢杞战役即将打响。
6月27日是个晴朗的星期天,中原野战军在上蔡地区阻敌援汴战斗之后休整。部队召开报告会,由陈毅传达máo zé dōng的指示,刘伯承也在座。
陈毅双手撑案,解开衣襟,亮开大嗓门:“同志们很盼望得到中央的指示,毛主席和党中央是很关心中原部队的,因为你们大别山兵团无后方作战一年,战略成就最大,吃的苦也不少;第二是陈谢兵团,4、9两纵队过黄河也是无后方作战。中央给我任务,要我代表中央向中原局、中原全体同志致敬!”
掌声。
“毛主席在《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中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秋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调动和吸引蒋军南线全部兵力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左右于自己的周围,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xìng的战略作用,获得全国人民的称赞。’光荣啊,同志哥们!”
刘伯承笑起来。
陈毅越讲越兴奋,天气又热,衬衣全被汗水湿透了。他点上一支烟,抡起大蒲扇。
刘伯承:“我讲过,这里就是逐鹿场。看自己是不是男子汉,有没有勇气……”
陈毅把大蒲扇猛一拍:“对头。又想光荣,又不想再干,没有胆量,没有智慧,你逐鬼的鹿?记得有两句唐诗:‘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好像是魏征的诗,伯承,是不是?”
刘伯承笑道:“你是文武双全的将才,记得不错,是魏征的。魏征是冀南人,巨鹿的,王蕴瑞的老乡。”
满场哈哈大笑。第2纵队参谋长王蕴瑞摸着脸上的胡茬子,笑得很有气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