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9 章(第1/5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得芒边卡南北对峙。东临娘姆江曲,西靠拉丁山,依山傍

    水。娘姆江曲水深流急,不能徒涉。沙则以南仲昆桥,是沙则印军通向其后

    方的咽喉,拉丁山东麓,地形陡峻,仲昆桥至沙则西南侧一段为悬崖绝壁,

    靠沙则西侧一段坡度为40~70 度,步兵勉强可以运动。沙则北侧有一水沟,

    可以徒涉,沟北有一道横山梁。该地森林茂密,主要为松杉和青杠林,并间

    有灌本草丛,通视不良,利于隐蔽。娘姆江曲西岸有一条可四季通行的乡村

    公路,向南经吉米塘、下地、龙拉可至达旺。1959 年3 月达赖集团外逃时,

    就是经由此路逃往门隅、再逃到印度的。

    沙则是克节朗地区印军右翼的重要据点,印军于1959 年侵占该地,设立

    据点,经多年苦心经营,工事比较完备坚固,由印军1 个加强连又1 加强排

    据守。沙则及其以南构筑了较坚固的土木和石木质大小地堡100 余座,并在

    前沿设置了鹿砦、竹签,架有3 米宽、50 厘米高的铁丝网一道。整个阵地由

    4 个地堡群组成,采取纵深梯次配置,防御正面宽约300 米,纵深2500 米。

    整个阵地火力配系均前重后轻,火力均指向中国得芒边卡和沿江道路,该印

    军企图凭坚据守。

    第一五四团第三营在得芒边防队部分兵力配合下,决心成两个梯队,从

    沙则西北角实施主要突击,结合穿chā迂回,分割围歼印军。第九连担任主攻,

    由西向东首先攻歼第一地堡群印军,尔后向沙则发展进攻。第七连担任穿chā

    迂回,在沙则西南侧突破印军防御后,直chā仲昆桥,第八连为第二梯队,团

    令第二营第五、第六连各一部占领尺登、娘巴和仲昆桥西侧绝壁上方的高地,

    配合第三营行动,并以火力封锁仲昆桥。团集中全团21 门82 迫击pào,3 门

    75 无坐力pào和第十一师支援的两门120 迫击pào组成团pào兵群,支援第三营战

    斗。第三营各分队于20 日2 至4 时,先后占领了冲击出发阵地。

    7 时30 分开始火力急袭,7 时45 分第三营向印军发起冲击。第九连第一

    排从沙则印军左侧首先攻夺第一地堡群西部地堡,与印军展开激战。第二班

    副班长张映鑫率本班突击组冲在前面,第一班副班长唐焕章率本班突击组紧

    随在后,互相配合,奋勇冲击,连续攻克3 座地堡。在攻第4 座地堡时,张

    映鑫迅即向堡内投入一颗手榴弹,又用冲锋qiāng打了一个点shè,见无动静,即

    率突击组向第5 座地堡冲击。突然,后面第4 座地堡第二层的机qiāng又响了,

    张映鑫立即跑回来向堡内投入第二颗手榴弹,但被印军甩了出来,印军的机

    qiāng仍在扫shè。在此关键时刻,张映鑫为了全排的安全,保证作战的胜利,把

    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入地堡后,挺身扑在地堡上,用双腿堵住qiāng眼,消灭了堡

    内印军,为全歼沙则印军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映鑫同志因伤势过重,抢救无

    效而牺牲,战后被迫记一等功,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第二班战士钟尉平,3

    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当第4 次负重伤后,不能用qiāng消灭印军,便喊口号鼓励

    同志们奋勇杀敌,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充分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视死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