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了作战思想。 11
月8 日2 时,西藏军区前指将重新研究的作战方案,以及此方案与29 日方案
的利弊权衡意见,一并上报总参谋部。
新方案的要点是: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的战法,以2~3 个团chā至邦迪
拉、德让宗之间,切断印军退路,集中4 个步兵团、3 个pào兵团先吃掉印军7
个营,再打可能增援的两个旅,甚至更多一点的印军。首先将西山口、申隔
宗和德让宗地区印军分割成两块,同时歼灭上述地区的印军并占领之,得手
后,再向邦迪拉方向发展,攻占邦迪拉。
张国华向总参谋部的报告中说:执行这一新的方案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即:第一,可更多地歼灭入侵印军,把印军打得更很更痛。第二,经进一步
勘察战区地形,便于部队展开。第三,德让宗为其指挥中心,是其要害,攻
歼德让宗之印军,使其失去指挥,陷于瘫痪状态,便于各个击破,既可动摇
西山口之印军,易为我歼灭,又可造成我连续向邦迪拉方向扩张战果的有利
态势。第四,以3 个团chā至德让宗,即使不能迅速歼灭德让宗之入侵印军,
也可牵制印军,防其南逃,阻其北援,更有力地配合西山口的战斗;西山口
战斗的速决,又可迅速腾出兵力投入歼灭德让宗印军的战斗。但张国华在报
告中同时认为,执行新方案也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总参谋
部不放心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1、迂回道路较远,补给
困难,但部队可带7 天的干粮,并可组织民工、牲畜跟运3 天的干粮。同时
在鲁克塘设立转运站,组织后续运输,部队供应能基本得到保证。2、前进和
迂回道路,根据侦察,基本可以展开。3、吃掉印军7 个营再打可能增援的两
个旅。我参战兵力1.8 万余人,在战役上虽是1.5:1,但以1 个团chā至德让
宗东侧抗击1~2 个旅的增援印军,是有把握的,以两个团攻歼德让宗印军两
个营,以4 个步兵团和3 个pào兵团攻歼西山口、申隔宗印军5 个营,兵力都
为3:1,仍优于印军。由于地形所限迂回部队火力较弱,但打下西山口后,
可沿公路迅速将pào兵向德让宗方向前推,以弥补之。4、我右翼主力进攻迂回
道路靠近不丹王国国境线,已令部队不得越过不丹国境线东侧、北侧3 公里
线,保证不出问题。同时该方向补给线较短,地形便于隐蔽机动,又系印军
防御弱点,好处较多。如执行29 日方案虽兵力更加集中,对印军更占绝对优
势,公路较近,便于补给;但受地形限制,兵力不便展开。同时,先打西山
口、申隔宗之敌,德让宗之印军可能逃跑,或者当我军向德让宗进攻时,因
无迂回道路而正面平推,易打成击溃战,故倾向按新方案打。
对上述意见,中央军委表示基本同意。西藏军区前指决心:集中藏字四
一九部队、第十一师(第三十二、第三十三团)、第五十五师、山南军分区
郭指4 个连,pào兵第三○八、第三○六、第五四○团、工兵第一三六团5 个
连,及其他勤务分队,共约2. 2 万人,继续实施反击,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
多路穿chā分割的战法将印军歼灭之。其具体部署是:
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