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1 章(第1/5页)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校教室让部队

    住。

    皮山县人民在大灾之年,自己吃苞谷,扫树叶喂牲口,把最好的粮食和

    草料送给了部队。叶城人民送大量面粉、新鲜蔬菜、水果供应部队。

    新疆军区部队职工、家属也掀起了为前线部队服务的高潮。仅军区后勤

    部家属就缝制干粮袋2500 条,被套600 床,针线包300 个。第四师的部队家

    属缝洗棉衣、被子3400 件,缝补袜子2700 双。

    保障边防紧急运输。中印边界西段离后方基地和乌鲁木齐遥远,近者千

    公里,远者2500 公里。自治区先后从各单位抽调了1167 台汽车,挑选了最

    优秀的驾驶员和修理人员共2224 人支援前线。从乌鲁木齐、喀什、叶城等地

    向战区运送物资1.3 万吨、人员2704 人次,完成了全部运输量的46%。

    新藏公路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条公路,而战区又在海拔5000 米的喀喇昆仑

    山和阿里高原上,时值隆冬,雪大风狂,气候严寒,道路艰险。支前员工常

    常是连续开车,昼夜不停,食宿不定,他们以车厢当床,篷布作帐,冰雪解

    渴,凉水就馕,顶着高山反应,克服重重困难,无私无畏,奋勇争先。在完

    成战备支前任务中,涌现了不少模范人物。生产建设兵团机运处张林孝,在

    妻子分娩的第二天就带车队出发。哪个车抛锚,他修理哪个车,带领部队通

    过印军封锁地段。棉运公司阿不都拉,腿有残疾,但仍坚持开车上山,克服

    种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不少驾驶人员一到战区就什么都抢着干,扛弹yào,

    卸物资,拉烈士,送伤员,抬担架,搞护理。喀什运输公司车队运载骑兵第

    三团部队追击印军时,突遭印军袭击,车辆被打坏,驾驶人员负了伤,车队

    人员勇敢地配合部队反击。邓松青4 处负伤,和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光

    荣牺牲在一个地方。葛少傲一手捂着脸部鲜血直流的伤口,一手拿起qiāng来和

    印军战斗。黄玉和朱宗喜拿过烈士武器冲向印军。战斗胜利后,骑兵第三团

    党委给他们各记了三等功。

    新藏公路婉蜒崎岖,途中要经过5 座冰雪大坂,涉过40 条冰川河流,路

    况极差。为保证运输畅通,新疆公路局,派出1200 多人,上昆仑山修路。第

    三○八筑路队派了4 个施工队430 人,为不通车的前沿哨所新修公路479 公

    里,修驮马路25.3 公里,小桥6 座,叶城公路段则组织了530 人,上千里新

    藏线养护公路,保证了主干线的畅通。广大筑路职工表示,“部队到哪里,

    路就修到哪里。”“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把路修好,养好,保证解放军打胜

    仗。”

    做好医疗救护工作。根据自治区的指示,为协助部队做好伤病员的救治

    工作,喀什地区准备了100 个床位的医院,自治区还从其它医院组织了3 个

    战场手术组,阿里地区和日土县,组织了前线救护队。班公洛地区战斗中,

    伤病员较多,部队医疗队顾不过来,日土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组织了全体医

    务工作者和机关的女同志参加看护工作。小学教师丹巴索巴,还俗喇嘛贡觉

    才旦自告奋勇,夜以继日地照顾伤员,他们脱下自己的皮袄给伤员盖,打好

    酥油茶喂伤员。他们说,这些毛主席派来的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