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3/4页)  川军---国民党四川军队抗战秘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锡侯,八路军告诉他们,正太线溃败很快,日军已经冲到太原城脚下了,叫他们赶快回去告诉长官不要再按先前计划的路线走了,只能从榆次南边和西边绕道前进。

    不久,孙震和王志远旅长率124师大部队赶到。124师是刚刚赶到长凝镇的,孙震因念着紧急回援太原的命令,又担心邓锡侯安全,没让他们驻扎就继续开路了。127师部队则负责殿后。

    至此,邓锡侯一行才彻底脱离困境。他当即表示,以后把每年11月6日作为自己抗日遇险纪念日,永志不忘日寇侵华之仇。

    邓锡侯、孙震综合分析遇险情况和红军两次转告的情报,估计前方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赶紧派人往榆次和太原方向侦察。没多久,侦察员先后回报说,榆次和太原方向都已出现日军。大家断定已不能再按阎锡山的命令向北营和狄村前进了,只有沿着铁路西面向太原南方转进最为妥当。

    最后,孙震提出集团总部先在警卫营护卫下向南转进,以41军124师370旅吕康部为后卫,继续与敌保持接触,逐次向南撤退。大家都觉得这样处理很好。邓、孙即率同部队沿着榆太铁路以西向祁县、平遥方向转进。

    11月7日中午,122师在榆次北面的郭村与127师会师。两架敌机在部队头上盘旋了一会儿,扔下几枚zhà弹,继续向太原方向飞去,川军没有人员伤亡。没过多久,太原方向隐隐传来猛烈轰zhà声。

    “日军已经开始进攻太原了。”赵渭宾判断说。

    “就是!”陈离说。

    “我们得快速前进,不然就来不及了。”王铭章说。

    “好!我们的战斗力完好,还是我们走前头。”陈离表示同意。

    “谢谢!小心一些。”王铭章提醒说。

    127师斥候部队正沿太榆公路向北急行,突见一队人马从对面远处开过来,双方赶紧向道路两侧埋伏。

    指挥官拿出望远镜看,原来也是穿着川军服装的部队。派人往前观察,认出竟然是124师的。原来,这是邓锡侯和孙震率领的部队,斥候部队正是124师。

    王铭章和陈离二人闻讯,赶紧上前会师。邓锡侯叫王铭章先令部队就地休息。他对王铭章和陈离等说道:“陈离、之钟,原来是你们啊,太好了,这下我们22集团军终于大会师了。昨天上午我在南畔村遭到日军伏击,要不是警卫营拼命和八路军游击队及时相救,我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7)

    两人连声说:“太危险了!邓司令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但愿如此。不过,这样的大难最好不要再遇到了。”邓锡侯心有余悸地说。

    “既然南畔村上午已被日军占领,更前方的北营必定早已沦陷,原定到太原南面北营集结的计划显然行不通了。我们赶紧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办法。”

    大家赶紧研究地图。最后还是觉得集团总部先前确定的向南转进路线最佳。大家最后以在场所有高级将领共同表决的方式确定,以祁县、平遥作为初步转进目标。王铭章所部122师接替124师为集团军斥候部队,继续保持与敌接触。

    众人从侦察结果得知,从太原到潼关的铁路沿线,和铁路以西的公路jiāo通干道撤退的部队很多,十分混乱,就进一步决定取道铁路和大路之间的小路南下。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1)

    1937年11月,傅作义失守太原城,王铭章大败中村少佐,一鼓作气夺平遥。

    11月5日早晨,黄绍一行在太原市西南约五十公里的jiāo城县碰见了先行一步撤到这里的阎锡山。听黄绍讲完昨夜出城的狼狈经历,阎锡山大感不妙,赶紧问他估计太原能守多久。黄绍说,很难说,他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