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9 章(第1/4页)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那些旅店里度过的时光。由别人伺候着洗澡,躺在榻榻米上安睡,不受迫击pào的干扰,也不为寒冷和潮

    湿所累。尽管赴朝鲜的老兵很少有人愿向同伴承认,但他们大部分休整期的确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第52章 北上“堪萨斯线”

    3月初,朝鲜的军事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是美第8集团军按部就班地向北一步一步挺进;另

    一方面是共产党部队,其中主要是中国人,依靠小股掩护部队来阻滞第8集团军的行动。这些掩护部队作

    战凶猛顽强,但当联合国军运来大pào和迫击pào,并派步兵进行攻击时,他们就开始后撤。实际上,在这股

    掩护部队的后方,共产党主力部队正在悄然撤退。尽管那些阻击的部队常常损失惨重,但共军却仍保持完

    整的队形。从地图上来看,中国和北朝鲜部队好像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撤退,特别是他们往往稍做抵抗或甚

    至不放一qiāng一pào,就把那些可以守住的隘口和山脊一个接一个地拱手让给了第8集团军。

    但是,共产党军队远远没有被击败。第8集团军上至李奇微,下至每位军官对此都十分明白。中共部

    队一边撤退,一边还在为大规模的春季反攻做准备,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铁三角地区将是反攻的中

    心地带。该区是一山坡,位于三八线以北几英里处与铁原、金化和平康接壤(参见图12)。中共第3野战军

    正在此地集结,而且还可以利用后方的铁路和公路建立起一座庞大的给养基地。然而对于联合国部队来说

    ,要想接近在这一地带集结起来的大批共军,却并非易事,因为在紧靠铁三角以南的地区以及向东至太白

    山一带,可供联合国军使用的公路网十分有限。倘若再往南移一点,那么,第8集团军就会有更好的机会

    来运输装备、给养,调动部队,因为那里的jiāo通状况要比铁三角附近以及东至华川水库和麟蹄一带崎岖不

    平的乡间道路要好得多。共军把部队部署在紧邻三八线以北几乎无路可走的山区,这对联合国部队极为不

    利,因为他们只能通过附近几条有限的公路来提供给养,而这些公路目前也因春季雨水和冰雪的融化而变

    得异常糟糕。

    图12 1951年1月24日-6月24日间的进攻与撤退

    中国人的战略方针是严格遵循一项训练指示,第9军曾在冬季截获了这项指示。它指出:“决不可仓

    促jiāo战。在战斗中,审时度势,制定周密详尽的作战计划,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必要的。不了解敌情变

    化,对我军应战能力也不甚清楚,就草率进行战斗,以期速战速决来消灭敌人,其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因

    此,对待战争绝不可仓促轻率,也不可急躁……只有当形势完全于我方有利之时,方可jiāo战。”

    中国人的这一战略十分实用,但仍使李奇微有机会占领共军控制以外的大部分南朝鲜地区。他抓住时

    机,制定出了出色的进攻计划。李奇微并没有命令部队全线推进,而主要由第9和第10军在战线中部进行

    强攻,以图攻克春川。该城是朝鲜中部重要的公路jiāo通枢纽。占领该城一来将截断敌军最便捷的撤退道路

    ,使他们只剩下崎岖不平的山路可退走;二来还可从侧面打击占据汉城以及驻守汉江西岸,与第1军对峙

    的敌军部队,同时也可对大部分驻扎在东部山区的北朝鲜部队实施侧翼进攻。李奇微雄心勃勃,希望这次

    攻击能捕捉到大量阻击联合国军的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