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0 章(第2/4页)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这个关头发生了,这一行为危及停战的前景。就像瓦格纳的主旋律一样

    ,李承晚对任何形式的停战的反对,贯穿了谈判全过程。他希望在美国帮助下征服全朝鲜,他的这一目标

    从未动摇过。谈判刚一开始,他即提出许多要求,其中作为他同意停战的代价之一,就是中国军队全部撤

    出朝鲜及解除北朝鲜武装。他曾发表广播讲话来破坏谈判,还上演过群众集会,发表过新闻述评,以反对

    联合国谈判。最典型的事例便是1952年4月14日发表的声明。在这份声明中,他说:“有人相信谈判会取

    得成功。我对这些人所持态度不能理解。我仍然反对置我国分裂状态的任何停火。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

    决心要用我们的双手统一我们的国家。”

    1953年4月,“小jiāo换”正在进行。当最后达成停战协议的前景总算大有希望时,李承晚反对和平的

    劲头越来越按捺不住了。他表示,如联合国同意停火,南朝鲜很可能单独同共产党干下去。5月12日,李

    承晚通知克拉克将军说,他不同意把不愿遣返的北朝鲜战俘释放给中立国,而且根本不承认印度是中立国

    ,也不允许印度军队呆在南朝鲜。为了迁就李承晚,克拉克要求共产党同意所有不愿遣返的北朝鲜战俘,

    在签订停战协定之后立即予以释放。这项方案在5月13日自然遭到共产党拒绝。这件事造成了一段时间内

    毫无成果的争论,使谈判休会到5月25日。

    与此同时,克拉克自信持续空袭能使共产党就范,因此,他决定轰zhà北朝鲜为农民稻田供水的水库大

    坝。zhà毁这些水坝,可以水淹没公路、铁路,破坏敌人的jiāo通线,因此,克拉克认为是合法的军事目标。

    5月13日,他第一次下令轰zhà平壤北面靠近德山的一座水库。大水冲毁了6英里铁路,5座铁路桥和2英里公

    路。同时大水还冲毁和淹没了3200多亩稻田。以后10天中,联合国空军又zhà了另两座水坝。但是共产党反

    应迅速,在第一次遭zhà后就放水降低了水位以防洪水泛滥。

    就在板门店休会期间,参谋长们在5月20日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开会,就一旦谈判完全破裂美国应采取

    的方针提出了建议为美国在决心扩大战争时所做出的决定。也许这就是那句常挂在人们嘴边的那句话

    的来源,即所谓艾森豪威尔总统威胁说要使用原子弹,共产党才就范的。但参谋长们却绝没有叫美国采取

    这一行动,共产党也没有接到最后通牒。毋宁说参谋长的建议只是远东局势不可收拾,美国愿冒全球战争

    风险时的一种应变措施罢了。艾森豪威尔早已表明他是在设法和平解决朝鲜的僵局,并不是要扩大战争。

    因而参谋长们建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对中国大陆强化海、空军作战及原子弹的广泛战略、战术使用,

    这只不过是为了取得最大惊人效果和影响。要求取得惊人效果,就排除了向共产党发送最后通牒的可能xìng

    。

    到1953年5月中旬时,对停战的威胁却绝不是来自于北京和平壤的共产党领导人,而是来自于南朝鲜

    领袖李承晚本人。摆在朝鲜和平道路上的障碍不是敌人所设置的,反倒是一个盟友,这真是一种讽刺。

    克拉克认为李承晚只不过是少数人。他认为只要美国提出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同时给予经济援助

    ,再帮助南朝鲜军队发展到20个师,南朝鲜总统就会服服帖帖。出于这种考虑,在板门店于5月25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