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8 章(第3/4页)  一野十大虎将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各行各业实行全面接管。

    9月26日和10月1日,青海人民军政委员会和青海军区相继宣告成立。军政委员会是解放初期的临时最高行政机构,代行人民政府的职权,并负责定期召开青海人民代表会议,筹备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廖汉生被任命为军政委员会主任,主持全省军政工作。

    在廖汉生的领导下,军政委员会确定以“稳步前进,耐心地提高群众觉悟,团结各民族,建设人民的新青海”作为施政的基本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1军官兵深入宣传我党我军的纲领、政策,动员逃散在外的旧公教职员和群众回来安居乐业,收缴马家军残部的qiāng支弹yào,组织恢复生产,稳定社会治安,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为了尽快开辟工作,1军抽调了大批优秀干部到地方工作,抽调一批团政委、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和军师团政治机关人员到各县去担任县委书记、县长。

    当时采取各单位划分区域、包干负责的办法,一个团级单位包一个县,迅速在各地建立人民政权。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回军共抽调2000多名干部和党员、老战士到地方工作。这些同志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扎根青海几十年,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

    青海的迅速解放,使长达40年的马氏家族统治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数以万计的马家兵如树倒猢狲散。但是,反动残余势力并不甘心灭亡。早在马步芳逃离西宁时,其子马继援曾召集部下密谈,写指示信,暗授策变机宜,这就是战马变耕马、刀qiāng埋地下,伺机而动,卷土重来。

    1949年10月,在马家老窝甘肃临夏发生了暴乱,我1军抽调1师开赴临夏协同兄弟部队剿匪平暴。经过两个月的连续清剿,扑灭了匪乱,胜利完成了任务,于年底前班师青海。

    当1师还在甘肃临夏剿匪之际,青海的反动残余势力以马家上层军官、恶霸地主、反动宗教上层分子为主,纠合逃人乡间的散兵游勇,欺骗、裹胁一些回族群众,掀起了蓄谋已久的反革命武装暴乱。

    12月5日,我军解放西宁仅3个月,马英、马成彪两股匪徒首先向我发难作乱。

    马英原系青马骑兵第8师师长,我军解放西宁后,他曾迫于形势向军管会登记,不久跑回家乡。12月5日这天,马英纠合5000余众将大通县城、桥头镇及附近的我县、区政府和部队驻地包围,进行疯狂的冲击。

    与此同时,马成彪纠合1200余众在门源县作乱,次日攻陷门源县城,我政府副县长翟洪儒等40余人牺牲。

    随后,反革命武装暴乱迅速蔓延,小峡、惶中、循化、化隆等地相继发生股匪暴乱。一时间,各地匪乱四起,大有黑云压城之势。他们围攻县城重镇,袭击部队,捣毁党政机关,残杀我军地下人员,甚至砍头剁脚,剖腹挖心,割舌剜眼,陈尸旷野,其暴行令人发指。

    此时,我军尚未完全站稳脚跟,边远地区尚未完全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权尚未完全建立和巩固。反革命暴乱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企图趁此时机,推翻人民政权,复辟其反动统治。他们狂妄叫嚣要把共产党、解放军赶出青海。

    面对叛匪的猖狂进攻,我军决心给予狠狠地打击。当军部接到大通县城、桥头镇被围遇险的报告后,立即派3师师长率该师7团和军直侦察连乘汽车紧急驰援,接着加派2师6团和军pào兵营增援,击退了数千匪众,解除了大通、桥头之围,而后对参与作乱的股匪进行清剿,将其一部歼灭,大部击散。

    匪首马英不甘失败,再次纠合600余人进犯桥头。我2师骑兵营从湟中赶来配合6团1营将匪徒击溃,歼其200余人,匪首马英被击毙。马英被毙,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震慑了其他股匪,鼓舞了剿匪平暴的各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