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选择了一项实现和平的计划,我相信它将取得成功。”但是,尼克松紧接着讲的话表明,他对这一项“实现和平的计划”取得成功的信心并不大。他说:“如果它果真取得成功,现在批评者说些什么就完全无关紧要。如果它失败了,我现在的这番话更无关紧要了。”
尼克松11月3日的电视演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所主张的“边战、边谈、边化(越南化)、边撤”的方针,遭到群众反对。为了回答尼克松总统的具有挑战xìng的电视演说,“结束越南战争新动员委员会”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向华盛顿进军”。从11月10日后,各地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广大群众纷纷乘坐汽车、火车、飞机,涌向华盛顿。
“结束越南战争新动员委员会”,给这次反战进军定了一个名称,叫“反对死亡的进军”。它的用意是十分清楚的,若侵略印度支那战争继续打下去,现役官兵要死,即将应征入伍的青年要死,许多美国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青年的情人要死。已经死了4万,还要继续死。死者的亲属遍布50个州。为了停止这种死亡,全国人民必须起来反对这场侵略战争。
11月13日下午6时,第一次“反对死亡的进军”的队伍,从五角大楼所在地阿林顿国家公墓出发。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23岁的年轻fù女,丈夫是美国海军的一名上尉军官,不久前在越南战场上被打死。这位青年fù女抱着女儿前来首都参加这次反战示威。她满怀悲愤地说:“我来到华盛顿是为了大声疾呼,我们要自由,要和平,反对战争!”
跟随这位青年fù女前进的是一支45000人的反战示威队伍。他们手里拿着点燃的蜡烛以及反战标语牌,踏着沉重的脚步,在华盛顿市区的街道上,由西而东缓慢行进,队伍步行4英里,到达进军终点国会山前的美国骑士雕像下。那里放着十几口棺材,队伍陆续经过棺材旁,把那些写着死者姓名和被摧毁的越南村庄地名的纸牌子放进棺材里。整个进军途中,这支队伍庄严肃穆,秩序井然。
华盛顿的反战示威和yóu xing连续进行了3天,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到第三天,11月15日,反战示威在首都和全国各地达到了高潮。这一天,华盛顿进军队伍改变了前进的方向。进军的出发点定在国会山前,队伍由东向西进发,终点在华盛顿纪念碑前。他们计划在碑前广场上开一个反战大会。进军队伍排成20人横列,几名鼓手作先导,装满死者名单的10余具棺材,分别由示威群众抬着。yóu xing队伍前面,高举着一条大横幅,上面写着:“我们就是要求和平的沉默的多数!”有的fù女举着标语牌,上写着:“把我的丈夫送回来!”有的标语牌写着:“征尼克松去当兵!”另一个横幅写着:“大公司忙获利,士兵们去死亡!”高呼反战口号的进军队伍,挤满了从国会山到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大道。美国报纸报道,这一天yóu xing人数多达30多万人。警方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华盛顿建城一百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yóu xing示威。
新闻界人士估计,从1969年10月15日到11月15日期间,由“暂停正常活动委员会”和“结束越南战争新动员委员会”等团体出面组织的反战示威,全国各地参加的群众在200万人以上,大大超过了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人民反战运动的规模。
在人民斗争浪潮的推动下,态度“强硬”的尼克松总统,不得不于1969年12月15日宣布再撤5万美军的第三期撤军计划。侵越美军虽然撤了一些,由于美国当局坚持要求“要体面的和平”,因此美越之间的和谈进行得并不顺利,战场上的pào火始终没有减缓下来。而此时此刻的柬埔寨战场,一个声势浩大的抗美救国斗争,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y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