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义务,但他认为,正如他在白宫对一位朋友私下说的,不能容许“共产党逍遥法外”。显然他倾向于采取强硬行动。但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哪里?什么时机?始终举棋不定。
1970年4月20日,星期一,这天尼克松在圣克利蒂,他的第一件事是宣布第四批撤军。1971年5月1日以前,从越南将再撤出15万美军。国内要求结束卷入越南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了,所以这次增加了撤军的数目。同时,为了减轻西贡美军当局对加速撤军的种种顾虑,所以把撤军的期限放长了。尼克松一边这样宣布,一边又明确警告河内说:“如果敌人今后加强行动,威胁到我们在越南留下的部队,我将毫不犹豫大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对付那种局势。”说完,尼克松就回华盛顿了。
第二天,4月21日,白宫开始了一系列紧张的会议,结果产生了那个颇有争议的进军柬埔寨的决定。这天,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同基辛格一道去总统那里出席每天上午的例会。尼克松想多了解一些有关“共产党军队”在柬埔寨活动的情况。赫尔姆斯说:“共军正在包围金边。”基辛格觉得他的汇报给朗诺向美国告急求援增添了几分‘紧急感’。下午,基辛格和国防部长莱尔德同总统碰头。3人讨论了印支最新形势。他们当时主要关心的是“日益增长着的共军力量对越南化计划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4月22日下午两点半,尼克松在内阁会议室主持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副总统阿格纽出席了,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及紧急战备局局长也出席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代主席托马斯穆勒海军上将、司法部长约翰米切尔、情报局长赫尔姆斯也在座。基辛格作了一个关于柬埔寨的军事形势和政局的详细报告,中心内容是:朗诺政府的处境极为困难:还不清楚的是,“共产党究竟是想占领柬埔寨全境呢,还是仅仅想取得有利地位,以求建立一个临时联合政府”。基辛格认为,不论哪种情况,北越军的庇护所越扩大,它就越有可能使在南越的美军遭到更大的伤亡,结果“几乎肯定会妨碍‘越南化’计划,从而有使美军撤退放慢下来的危险”。
基辛格的报告非常详尽,在座的人对报告的内容和设想都没有提出质疑。看来已经逐渐形成一致意见:为了保护在南越美国人的生命,美国应该采取某种军事行动来阻止共产党在柬埔寨取得胜利。有些人倾向于在柬埔寨使用美国军队。但是,当时占上风的意见是让南越军队负责地面作战,美国只限于提供空中支援。
那天晚上,尼克松吩咐基辛格负责拟订一个由南越军攻打鹦鹉嘴“共军庇护所”的计划。鹦鹉嘴是柬埔寨领土的突出部,东距西贡只有35英里。未下令采取行动前,基辛格已经摸着了总统的思想脉络,对此没有表示异议。4月23日,星期四,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对此又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下午,基辛格去参议员富布赖特家,向他和其他7位参议员简要地介绍了“日益严重”的柬埔寨局势。他从下午5点半一直呆到7点。晚上回到白宫,尼克松又向他提出了几个问题:既然可以进攻鹦鹉嘴,那为什么不进攻所有的庇护所呢?当时美国驻金边使馆人员很少,他们能挑得起协调大规模进攻的额外担子吗?基辛格从这些问题中意识到总统正考虑使用美国军队对柬埔寨进行更大范围的进攻。深夜,尼克松又打电话给基辛格,说他想搞一份进攻柬埔寨境内所有共军庇护所的计划,还说明天早上7点1刻,他要见基辛格、穆勒、赫尔姆斯和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罗伯特库欣中将。
这4个人按约定时间,在星期五、4月24日清早会面。他们研究了派遣美军进入柬埔寨领土上另一个突出部鹦鹉嘴以北的鱼钩地区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然后去见总统。尼克松让基辛格打电话告诉国防部长菜尔德,可能要动用美军进攻柬埔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