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9 章(第1/4页)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歇尔说,主张对西西里作战的另一个考虑,是有可能“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

    正是由于马歇尔顾全大局,出席卡萨布兰卡会议的英国人非常喜欢马歇尔。他们也知道,这是英国人最后一次左右盟国会议,而且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应归功于马歇尔本人甘愿寻求谅解与协议。

    “他在战略观点方面并不固执或僵化,这是令人宽慰的事。”英国人如是说。

    “马歇尔将军为美国人干了一件极其动人的事。他条理分明而又光明磊落,令人疑虑尽除。”美国人对马歇尔的贡献同样感到钦佩。

    第二章订计划见仁见智

    时间过得飞快,自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转眼4 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形势发展很快,突尼斯的轴心国军队惨遭夫败,已停止抵抗,非洲战争结束了。尽管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美两国一致同意突尼斯战役胜利后盟军立即进攻西西里,但除此之外,会以上没有明确任何具体的做法。现在离实施西西里登陆战的日期只有两个月了,必须不失时机地遵照上次会议的决定,就其具体实施方案达成某种协议。

    据英国人所知,在阿尔及尔指挥非洲作战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在突尼斯战役结束前,就在考虑进攻西西里的作战计划。让他们感到不放心的是华盛顿上层领导。尽管美国人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几乎作了全面让步,但是布鲁克将军总觉得美国人并没有尽最大的努力,他个人又不能强迫他们去干。早在2 月份,他就对美国人的态度表示忧虑:“我十分担心美国人不能恪守卡萨布兰卡协议。他们正在彻底抛弃派美国陆军师前往英国的诺言。”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有同感。英国人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胜利了,接下去该做些什么呢?胜利的果实只以突尼斯顶端地带为满足呢,还是应将意大利逐出战争圈外,并把土耳其拉到盟国方面来?这些至关重大的问题,只有同总统亲自会谈才能解决。更何况英美两国还隐藏着严重分歧,如果不加以调整,便会导致困难重重,行动无力。丘吉尔遂于4 月11 日向罗斯福提议,双方军政要员在阿尔及尔举行一次会议,决定西西里战役后的行动方案。罗斯福却不同意举行这种庞大的会议,因为这大引人注目了。丘吉尔于4 月29日又提出他将率团再次访问华盛顿。这一次,罗斯福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双方商定于1943 年5 月12 日在美国召开第三次华盛顿会议,代号“三叉戟”。

    会议在白宫召开。出席会议的人并不多,除了首相和总统以外,只有英军参谋长委员会成员以及迪尔元帅;美国方面有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和霍普金斯。

    首相的私人参谋长伊斯梅将军再次坐在罗斯福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感慨万分。这间屋子对英国人具有特殊意义。一年前,就在这间屋子里,首相和总统获悉托卜鲁克沦陷的不幸消息,在总统的授意下,马歇尔将军毫不犹豫地从两个美军装甲师里抽调300 辆“谢尔曼”式坦克,支援惨遭失败的英国第8 集团军。这些新式坦克在北非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丘吉尔在发言中重提这一感人的事情时,美国人却反应冷淡。是啊,不提则已,提起来美国人就恼人,那次会议是美方首次谈判失败,它关系到以后一连串谈判的失败。不过,首相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施展着他的雄辩口才,大谈意大利垮台的意义,重申他对于“最后”横渡海峡进攻的忠诚态度,当然,目前首先迫切需要在地中海采取进一步行动。

    丘吉尔发表了一通议论之后,原以为这次会上仍可以再一次争取罗斯福同意他的观点,没想到美国总统的态度也强硬起来。他带头论证他的军事顾问们提出的主张,坚持要为了有利于在1944 年春进攻欧洲大陆而制定一项明确的决策,并且要求立即为此承担义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