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5 章(第2/4页)  愈放下愈快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听话地点了点头。办公室隔我家就只有一个屋和两块坪的距离,晚风带着饭菜的香味儿,一股一股地朝我们的鼻子里飘,我们咽下去一口口水,接着又咽下去一口口水,也许是饿了的缘故,口水咽得咕咚作响。去办公室吃饭的母亲果然一下子就回来了,给我们带回来一大碗白米饭,白米饭上罩着的是我们垂涎已久的豆腐干子炒ròu。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那天自己一口也没吃,而是把她的那一份带回来给我们兄弟俩吃了。那天,母亲提出要带回家吃,有的人居然马上就提出反对。是掌厨的美山nǎinǎi帮母亲说了一番好话,母亲才得以把饭带回家的。实际上,母亲带回家的只是一碗饭,如果她坐在那里吃,至少要吃两三大碗啊。可是,为了孩子,善良的母亲却默默地吞下了这些委屈。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我们的祖国,如同一辆偏离了轨道的列车,重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土地承包到户了,农村经济开始渐渐复苏。但毕竟“十年浩劫”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浩劫后的农村就像霜打过雪压过的荒芜已久的草地,和煦的春风只能将它徐徐地唤醒。

    食品站没有了,农民喂的猪,不用再“送生猪”了,可ròu食品依旧并不丰富,除了过年过节,平时买得起ròu吃的还是极少数的家庭。家家户户喂的猪,大都是要等到过年才杀的。旧历年底一到,村里的屠户就忙开了,今天给这户人家杀猪,明天又被另一户人家喊去。看别人杀猪,又成为我们小孩子的一桩乐事。因为既可以看热闹,碰到特别热情的主人,还能够解一下嘴谗,要么给你吃一块热热的“池子油”,要么打发你几块猪血,作为你清早起来看杀猪的“报酬”。猪杀好了,主人要请屠户师傅吃饭,用猪肝和ròu炒两个下酒菜。有时候,如果看杀猪的小孩不多的话,主人就会盛一小碗饭夹点ròu和几片猪肝送到你的面前:“来,莫做客,趁热吃了。”我们往往表面上故做推迟,喉咙里却已伸出一只手来。像这样的恩惠,我们在俊叔家得到的要多一些。因为俊叔的儿子——建平哥哥跟我们兄弟俩玩得很好,一年四季,几乎是形影不离的。然而,我们看杀猪,也给母亲留下了一次永远的痛。有一次,一个邻居杀猪,哥哥听到猪的叫声,一骨碌就从床上爬起来,顾不上熟睡中的我就跑了过去。因为看杀猪的人比较多,哥哥挤进去看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户人家的宝贝儿子碰了一下,正好那宝贝儿子的父亲在场,那做父亲的不问清红皂白,狠狠地敲了哥哥一指头,把老实听话的哥哥敲得哇哇大哭。母亲知道后伤心不已,习惯了忍气吞声的母亲没有去找那个打哥哥的男人计较,却一个人心疼地流了很久的泪。因为家里穷,母亲见孩子们跟着大人受苦,所以对每一个孩子都特别疼爱,从来都舍不得骂,更舍不得弹孩子们一个手指头。可是,从来没被父母打骂过的哥哥,却被别人打哭了。对于这件事情,母亲多年后仍记忆犹新,每每提起,语气里还饱含着当年的心疼。现在,那个打过哥哥的人早已不在人间了,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我想,一向博大宽容的母亲应该已经在心里默默原谅了他。

    第138节: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73)

    云依旧飘,叶依旧落,太阳依旧升起又降落,我们贫寒而苦涩绵长的日子,依旧如水一样从屋前屋后不声不响地流过。在薯米饭的喂养下,在对美好生活永无尽头的羡慕与渴望中,我长成了一个圆圆脸的有着一头淡黄头发的少年,不变的蓝咔叽或灯心绒的衣服不变的一寸左右的运动头。偶尔戴一顶有着红五角星的旧军帽,端一支自己用柴刀精心制作的木头qiāng,自豪地在田间地头冲锋陷阵。而饥饿依旧袭来,ròu、白米饭、包子和面条依旧是我们永远的诱惑。那天,我记得是吃晚饭的时候。我家的饭还没有熟,就在老屋一侧的坪里玩。当时我们每天都只吃两顿饭——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