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7 章(第2/4页)  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践的锻炼,才能真正算数。

    于是,根据各项工作的特点,我安排了考试。结合考试成绩和个人资料,确定面试名单。经过这些程序,最后我选定了8个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共4人:发行员小文、文字编辑小杰和小麦、美术编辑小娆。

    在这一拨应聘者中,我认为我做到了择优录用。对他们的情况,我虽然不是100%中意,他们毕竟刚出校门,在工作经验方面等肯定是有欠缺的。但我很看好他们的朝气和潜力,相信只要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调整造就,一定能成为人才。可没想到,在我聘用的这4个应届毕业生中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刚走出校门的他们,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困扰……

    第三部分:寻道篇来自母校的超级网虫      小麦是个女孩,毕业于N大学中文系,是我的校友10多年前,我也是从那个系毕业的。N大知名度很高,在全国也挂得上号,在本地更是无可争议的No.1.我记得,我们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办文学社,组织各类笔会活动,形成很浓的写作氛围。我们文学社的一批朋友中,后来出了许多名动全国的作家。所以我对母校的学生是很有信心的。也许这也是我第一个确定要收小麦在感情上的一个结。

    小麦属于那种形象不太占先的女生,虽然没有明显的缺陷,但绝对算不上好看:头发短短的,在多数女孩子过度打扮自己的现实环境下,她算得上一个本色的女孩。从外在感觉上看,她有母校学子的气息:自信大方、视野开阔,表达能力也比较强。在面试时表现出的自聪明伶俐、热情精干,还是给我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

    对工作条件,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在面谈的时候,她只是特别关心这里有没有宽带,能不能上网。我说我们这里办公都是电脑化,除了财务,每台电脑都可以上网当然我当时万万没想到,她对上网是那么痴迷。

    一开始,我安排小麦处理自然来稿,拆信、回信,筛选有一定基础的来稿,进行文字润色。这么安排,一方面考虑到要让她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熟悉编辑工作的流程;同时对她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挑战xìng,对稿件的选择就是对准备从事编辑工作的判断力的检验与锻炼。最初的几天,小麦的工作主要是拆信,因为一本比较受欢迎的杂志肯定有大量的自然来信来稿需要处理。

    小麦最初也能坐得住,但随着和周围同事的熟悉,在新环境里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之后,她很快就有点心不在焉了对电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亲近”,见缝chā针地坐到电脑前,敲击键盘。

    有一天,我偶然发现,分配给她使用的电脑屏幕上,QQ聊天的记录,字号很大,而且颜色鲜明因为太醒目了,不看到都不可能是谈论约会的事。我明白了,她与电脑如此难分难舍,原来是在和网友聊天。我想,年轻人刚走上工作岗位,要顾及他们的情面,但是也不能视而不见。于是在周例会上,我含蓄地提醒道:上班纪律包括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能聊天。我想,说到这步应该到位了。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的提醒似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除了对电脑,小麦对别的都有点兴趣索然,逮着机会,就谈网友。据她自己对同事透露,她大学时期就开始大量相见网友,言语之间非常暧昧。不断和网友约会、见面成了她生活的一大内容,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生活内容。

    至于拆信这工作,虽然机械了一些,可也没到值得抱怨的地步,可小麦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耐烦,抱怨工作没有意思。至此,我还仅仅感到她是刚开始工作没找到角色位置,主要还是工作态度问题。可第一次发稿就让我对她的真实水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那么多的可选来稿中,她编发的稿件,不仅选择稿件的眼光大成问题,而且文字处理毫无创意。这姑且不论,仅从最基本的文字功底上来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