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在气什么?这样,自己是不是很傻?”
《静心一得》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行为未得到预期的“酬赏”,反而受到意外的“惩罚”时,会心生“恼怒”,而出现“攻击行为”:就如同本文中“抢棉被”的夫妻一样,先生兴冲冲地要“亲热燕好”,希望太太能“附和”,没想到,反而是得到“意外惩罚”,所以先生就更加愤怒。
假如他们夫妻本来就是在玩“抢棉被比赛”,夫妻两人就不会那么生气、大打出手了。
不过,人在激动、愤怒时,最好能学习“转换心情”,让暴怒的情绪“换跑道”,就像上述女老师,生气时,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写写“情绪日记”、或“闭上嘴巴”出去走走、跑步、看电影……等到情绪平静下来,再来整理头绪。如果我们看过自己生气时张牙舞瓜、破口大骂、咬牙切齿的“尊容”,我们大概就不会爱上自己了!
让怒气,在柔软笔尖中“磨逝”
*脱口而出的话,常具极大“杀伤力”
她气得将可以用来形容先生的“负面词句”,
都尽量地写上──
“固执、不可理喻、自以为是、笨蛋、白痴、猪八戒、神经病……”
她气呼呼地写啊写,
却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
身为家庭主fù,总有许多忙不完的家事:尤其是带着两岁的顽皮儿子,吕太太有时心里真是烦透了。 “你不要一下班回来,就把袜子往客厅乱丢好不好?这样小强在地上乱爬,会拿起脏袜子放在嘴里乱咬,你知不知道?”吕太太生气地说。
“好啦,好啦,我看完报纸就去捡袜子啦!”先生说。结果一小时后,臭袜子还是在小强手上咬着玩,把吕太太气死了。
人家说,夫妻个xìng“互补”最好,可是吕太太是“急惊风”,先生是“慢郎中”,两人有不同的做事风格!吕太太的个xìng一向喜欢“剑及履及”,但先生却是“慢吞吞”、“没关系、慢慢来”,似乎是“天塌下来都不在乎”。
“喂,儿子好像发烧、感冒了,你赶快带他去看医生啊!”吕太太大声说。“唉呀,不急嘛……过一阵看看再说嘛……”“喂,儿子不是你的啊>儿子是跟你的姓耶!你怎么都不管、不关心啊?”吕太太调高音调说道。
“好啦!好啦!急什么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