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知名学者徐复观先生曾在,我的读书生活》一文中,提及他“决心扣学问之门”的过程。徐先生早年投身军旅,当过陆军少将。有一次,他穿军服去北碚拜见熊十力先生,请教他应该读什么书?熊先生要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回答说,他早就读过了!熊先生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当再读。”
过一阵子,徐复观再去见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再读完了。熊先生问:“那你有什么心得呢?”徐复观随即就说出许多“不同意王夫之论点”的看法。没想到,话还没说完,熊先生就大声斥骂说:
“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样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讲通鉴论》,某一段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了!”
在熊十力先生骂完之后,官拜少将的徐复观先生形容,他当时“目瞪口呆,脑筋乱转”,但同时也觉得“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而在这一骂之后,才使徐复观先生知道,什么是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意义。
---- ---- ---- ----
有人说:“会骂人的主管,才是好主管!”的确,一个主管若不爱管事,不愿纠正部属小错,一旦部属犯了大错,主管也挡不了时,自己只好卷铺盖走路了。
因此“受人批评、挨人责骂、遭人鄙视”,何妨将它视为“累积人生的经验和资产”,而虚心地面对它、接受它、甚至是感谢它,因为这或许是“危机”之后的“转机”与“契机”啊!
《静心一得》
有一个南职女生,不受书,学习态度也很恶劣。一天上课时,该女生右脚盘坐在椅子上,很不雅观,女老师走过来,对她说:“你把脚放下来好不好?这样上课很难看!”该女生很不情愿地把右脚放下,拍拍裙子,但眼睛狠狠地瞪着老师,说:“关你屁事?鸡婆!”
“你什么都不肯学、也不书,什么都说没兴趣,以后能做什么呢?”女老师好意地规劝该女生。“我不会做什么!呵!我来学校以前,就跟人家生过小孩!你呢?你会什么?你连男朋友都没有,你会生小孩吗?”这女生粗鄙地对老师说。
女老师听了,气死了!递上辞呈,不教了!
---- ---- ---- ----
圣经上说:“骄傲之后是毁灭,狂妄之后是堕落。”
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就像是一座藏着利刀、尖刺的可怕“陷阱”:而这个陷阱,却是“低情绪智慧”的自己所“亲手挖掘”的!
所以,残酷地批评别人、无限地宽容自己、且骄傲地不听规劝,必将有“羞辱”跟随在后!且让我们学习“蜜蜂”一般谦卑,在花才中环完密、yù离去时,还嘤嘤嗡嗡地不断道谢!
常“谦卑低头”,才不会“撞到头”
*骄傲只启竞争;听劝言的,却有智慧
在成功岭演讲先后,
一个理着光头的大专兵,
鼓起勇气地走到台前,情绪有点乱动、哽咽地说:
“……我妈再三禁止我骑机车,
但我坚持一定要骑,甚至用‘三字经’来辱骂她,
让她很伤心,我觉得……我很不应该……”
有一个邱姓的高中学生,平常很会捣蛋、作怪,又爱讲话,是个令老师们“头痛”的学生;而同学们也都很讨厌他,因在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