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乙从30岁开始储蓄,与甲一样,每年投资90万韩元,连续投资了30年,到正常退休之际,乙的储蓄本金是2700万韩元。假设回报率为12.2%,40年后,已经60岁的甲和乙谁的收益更高些呢?许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乙的收益率更高些,因为乙投入的本金比甲要多得多,且储蓄的时间也是甲的三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等两人都到了60岁该颐养天年的时候,甲的投资收益是5.6554亿韩元,而乙的投资收益则只有2.5423亿韩元,这里大家可能只记住了乙比甲的储蓄时间要多三倍,储蓄累计额也是甲的三倍,但却忽略了甲比乙要早10年开始储蓄的事实,正是由于甲比乙早10年开始储蓄,所以无论是储蓄时间,还是投资本金上都少于乙的甲所获的投资收益反而是乙的224%。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从现在就开始储蓄和投资,并将它持续下去,你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成果。
当然,你也不用为逝去的时间而感到忧伤,哪怕你已经40岁了,从现在就开始储蓄和投资,你仍然还有30年的时间效用。但是与20岁就开始储蓄和投资的人相比,他们的收益率是你望尘莫及的,这也是实情。新生代富豪都是实践着时间创造财富的高手。他们总是比别人抢先一步进行投资和储蓄。
(本章完)
[(第28章 不如努力致富)]
第28章不如努力致富
普通人不相信“通过储蓄和投资能成为富人”这一真理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这是由于已经形成了美化消费、歧视储蓄这一社会文化的缘故。”新生代富豪如是说。
即使是在今天,还有许多媒体宣扬不切实际消费的种种好处,甚至有媒体说钱用得多的人就是乐善好施的人,他们人气旺,是成功生活的主人公。再看看大众乐于消费的韩国电视剧,里面的主人公不是财阀家庭的第二代继承人就是第三代继承人,其露骨渲染豪华生活的情节已经遭到了外国舆论界的公开批评。相反,你勤俭节约,清贫持家,就会被他人讽刺为守财奴葛朗台、思想迂腐的老古董。这些都是那些所谓的“高贵人士”为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不储蓄行为找出的种种“合理”的借口。
实际上,韩国社会对于“富”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一方面,韩国人梦想获得经济上的成功,取得财政上的独立;另一方面,却又不愿意拿出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反而对富人群体持排斥态度,认为他们的财富不是来自正道。
这世上所有人都一样,穷人善于“为自己现在的贫穷找理由”,整天叹国家不公,愤社会不平,怨家族不运,恨命运之多舛。相反,原本与穷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新生代富豪们却懂得“如何在逆境中周旋”。他们通过储蓄与投资,为成为富豪做足了准备,最终“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新生代富豪们总是很小就开始运用赚钱的大脑,活用时间,雷打不动地将储蓄和投资并行起来。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说过:“并不是环境造就了人,环境只是让人显示出其本质的媒介。”有人希望乘着高速电梯快速登上财富之巅,在考虑努力工作之前先考虑成功的捷径,反而yù速则不达。相反,年轻富豪们将时间作为武器,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往上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成功(success)在前,努力(work)在后的情况,大概只能在英语字典里见到了。
当然,这世上也不是没有快速致富的方法,比如,找一个有钱的配偶,或是买彩票中大奖。不过,我尚未在新生代富豪当中见到有一人是这样发家致富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太少了,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高效地将储蓄与投资并行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致富才是正道。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