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1/4页)  中庸不平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怎么能抛弃呢?

    “伍员之托渔舟”,指的是战国时候楚国的大臣伍子胥。楚王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之父,伍子胥逃亡吴国,前有大江拦路,后有追兵堵截,多亏一位渔父冒死将伍子胥渡过江去。

    “季布之入广柳”,说的是西汉大将季布。季布为人诚信,汉高祖通缉他,濮阳周氏将其藏在自己家中。官军排门搜索,快到周氏家中的时候,周氏把季布藏在广柳车(就是丧车)之中,偷运出险境。

    “孔融之藏张俭”,说的是东汉名士孔融。东汉末年宦官专政,张俭不屈,得罪了中常侍侯览,被全国海捕。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好朋友,前去投奔,不巧孔褒不在家。当时孔融年仅十六岁,见张俭十分困窘,说:“家兄虽然不在,难道我就不能做主人吗?”就把张俭藏在家中。后来事情泄露,张俭侥幸逃脱,孔融兄弟争死,最终孔褒遇害。

    肠不可冷,腹不可热(2)

    “孙嵩之匿赵岐”,指的是东汉义士孙嵩。赵歧为官正直,得罪了宦官,中常侍唐衡的哥哥做了京兆尹,把赵歧的全家都杀了,只有赵歧孤身逃出。隐姓埋名,在北海卖饼为生。孙嵩在市场上逛街,发现这个卖饼的不是常人,知道是逃难的忠臣,就邀请赵歧跟自己一辆车回府。赵岐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在没人的地方,孙嵩对赵歧说:“我乃是北海孙宾石,全家上百口人,一定能保护你。”于是把赵歧养在家中,藏于密室。

    颜之推认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善”,做好事,救好人,所以虽然冒着很大的危险,仍然值得提倡。这叫做“为善则预”,只要是好事就应该参与。

    另外一些例子,虽然同样是急人之难,颜之推却认为丝毫不足取:“郭解之代人报仇,灌夫之横怒求地,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

    “郭解之代人报仇”,是说战国时候的郭解,为人任侠,以替人报仇来结jiāo朋友。至于此仇因何而结,该不该报,却从不挂心。

    “灌夫之横怒求地”,说的是汉景帝时,武安侯田为丞相,看上了魏其侯窦婴在长安城南的一块好地,派手下人籍福向魏其侯透风。魏其侯很生气,说:“我虽然不再受皇上之宠,但是丞相难道能硬夺走我的地吗!”灌夫与魏其侯关系很好,听说了这件事,简直比魏其侯本人还要生气,大骂籍福。武安侯田虽然不再提这回事,心里却很不高兴,特别不满灌夫多管闲事。后来,事情越闹越大,魏其侯和灌夫终于都死于田之手。

    颜之推说,像这两个人的所作所为,就是没事找事,帮忙帮得损人不利己,“非君子所为也”。

    准以仁义,行乎中庸

    最后,颜之推说,假如有犯上作乱的行为,或者在政治或家庭中犯了错误,绝对不能包庇。要是亲戚朋友有了危难,那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一定不能吝啬,至于那些突发奇想,或者就想弄两个钱花花的无赖之徒,千万别搭理他。

    帮忙要帮到点子上,要在别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更要注意帮忙的方式和分寸,不能帮倒忙、越帮越忙。

    第一,要确认帮忙的对象。许多人都有助人为乐的热情,但对哪些人真正需要帮助却往往分辨不清,结果好心办了错事。人,不只是在遇到难关或者突发事件的时候才需要帮助,也不能等到人家到处乞告无门的时候才决定出手。由于遭遇、环境和个人xìng格的不同,任何人都可能会需要帮助,即使他是亿万富翁或者官高位显。同样,身处逆境的人不一定希望别人都来关注,特别是那些自尊心和独立xìng比较强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看到别人有点困难就赶紧送钱送物,有时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决定帮人的时候,也得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特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