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老爱过头,商呢,则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问: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
孔子说:过犹不及。这两个人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更强。
不及的害处,人人都可以理解;过的害处,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里是这样谈论“万事不可过”的:
天下万事不可过,岂特此也?虽造化yīn阳亦然。雨泽所以膏润四海,然过则为霖yín;阳舒所以发育万物,然过则为燠亢。赏以劝善,过则为僭;刑以惩恶,过则为滥。仁之过,则为兼爱无父;义之过,则为为我无君。执礼之过,反邻于谄;尚信之过,至于证父。是皆偏而不举之弊,所谓过犹不及者。
他说,天下的万事都不可过分,就连造化和yīn阳都是如此。
例如,雨水可以湿润天地。可是过分就变成涝灾;阳光可以促进万物生长,可是过分了就变成干旱。
赏赐是为了劝人向善,过分了就是僭越;刑罚是为了惩治恶行,过分了就是滥用。
仁做过了头,对所有的人都是同等对待,就体现不出父亲的重要;义做过了头,一心只想着对别人负责,就容易忘记忠君的责任。
太过于礼貌,别人会觉得你在讨好他;太过于诚信,以致于指证父亲的过错。
这些都是执着于一偏之见,把好事做得过分了。
你看,连天地、yīn阳、仁义、赏罚、执礼、诚信这些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东西,也都不能超过它的度,更何况个人的处世方法呢!
比例和平衡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最好的注脚和最重要的原则,朱熹就把“中庸”二字的含义界定为“无过不及”,就是既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过和不及,都达不到中庸的要求。其实,中庸思想的全部要义,都可以用过犹不及四个字来概括。
过犹不及(2)
有一个愚者,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请他吃饭。饭菜端上桌来,愚者品尝后感觉淡而无味,难以下咽。于是,主人便命仆人在饭菜中加入少许的盐。愚者再吃,顿觉满口溢香。愚者大喜,心想:“一点点的盐就可以让原本那么难吃的东西变得如此味美,那么多放些岂不更加好吃?”于是便向主人要来整罐的盐,尽数放入菜中。愚者再吃,味道如何已不言自明了。
盐虽好,却需要控制在恰当的比例之内,超出了这个比例,美味就变成了负担。这个合适的比例,就是“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就像凡事都有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得照顾到。
往大的方面讲,国家大政、社会事务必须注意避免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xìng。
安全气囊是汽车制造业的一项重大发明,当它在美国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一片欢呼,认为这一发明将大大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伤亡。政府也因此鼓励汽车制造商在生产中应用这项新技术。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吃惊的发现,在jiāo通事故中丧生的人数竟然呈增加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汽车安装上安全气囊以后,驾驶员对自己的安全保障条件信心大增,总觉得即使出了事故问题也不大,结果导致违章和超速驾驶的现象大幅上升,jiāo通事故也随之增多了。
的确,司机由于有气囊的保护,伤亡率降低了,可是行人的危险却加大了,那些增加的丧生者,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行人。
过分强调了开车人的安全,就给行人造成了损失,两两相抵,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安全气囊的发明是一项赔本买卖。
往小的方面说,个人生活、待人接物也应当把握好事物的度。
刻苦学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