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话、办错事也是不足为怪的,而当他意识到自己批评错了,下级又能原谅他、体谅他时,无形中就增进了上下级之间的感情和友谊。如果下级有错不认错,或者一味地责怪上级,或者等待上级首先向自己认错,就只能导致上下级关系的紧张了。
6.恰当劝谏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级也一样,只要他工作,就免不了会有失误或不当。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下级做了错事或工作中出了什么小毛病,上级就可以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给予批评,而无须有诸多顾忌。批评的人,觉得理所当然;被批评的,觉得天经地义。
当然,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善,干群关系、上下级关系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干群之间、上下级之间也会相互尊敬、相互谅解、平等亲近。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习惯于上级批评下级,而并不敢于也不善于向犯了错误的上级提出批评。其实,既不是上级不犯错误,也不是上级批评不得,关键在于你会不会把握时机和掌握分寸。
在劝谏之时千万要记住,上级终究是上级,下级毕竟是下级。既然如此,上级自然而然就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权威”存在。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单位,也不管这个单位是大是小,都必须使全体人员具有尊重权威的意识,并且要依据权威的指令去办事。技术有技术权威,管理有管理的权威,只要充分利用权威的说服力,就能消除许多工作上的疑虑,使大家勇于冲刺,使事业欣欣向荣。
但是,如果你身为单位的上级,偶尔不慎做出错误的决定,就意味着你的权威将会受到影响。但是此时,假如下级直接指出或揭露出错处,你难免会认为下级是在向自己的权威挑战,伤害了自尊,而有些下不来台。应该说,任何一位上级大概都不会希望这样的局面出现。
在历史上,不乏忠贞之士因直谏皇帝后落得惨淡收场的事例。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劝谏者没有推敲处于上位之人的心态,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当其自尊心受挫之后,感到自己威信受挫,进而恼羞成怒,直谏者的末日也就到了。当然,现代社会不会再出现这类封建王朝时代的悲剧了,但搞得不好,也会使上下级之间心存芥蒂、耿耿于怀、终日不快。如若碰上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的上级,也许还会被降职、调离、甚至被炒鱿鱼。
所以,身为下级,如果你真的发现上级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或问题,并且决意要向他指出的话,那么你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最佳效果。
第21节:与上级相处 计五 让上级接受(5)
由于每一位上级者的脾气、xìng格、学识、资历、兴趣、爱好及习惯各不相同,所以指出上级缺点错误的时机和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比如,你可以趁着与上级一起外出共进午餐或去外地出差时,以自然、随便、朋友式的态度,以及低柔的声音和委婉的语言向他指出其不是之处。但切记不要过火、不要没完没了,而要轻描淡写、旁敲侧击。要学会察言观色,如果他毫无悔意,竭力为自己辩解,你就要收口了,千万不可一口咬定他的错处,更不要强迫他承认他有错处,因为有时他可能心里已经承认了他的错误,而且也接受了你的规劝,只是碍于尊严和脸面,在口头上做一下挣扎罢了。这时,你就应该立即巧妙地转移话题,最好能不露痕迹,让他重新感到心情舒畅。当然,假如他能够诚恳虚心地接受你的批评,且坦率地表示自己有错时,你也应该见好就收,适可而止,还可找一些客观原因替他开脱,使他在心理上轻松一些,而不必过于自责、难过。倘若这样,你的上级肯定会把你当做他的知己。
反之,如果见到上级承认了自己的缺点,你就以为“这下可被我抓住了,一定要教训教训他,让他也尝尝我的厉害”,便毫无顾忌地对他进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