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五章 矛盾扩大(第1/4页)  三国好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曹丕公子和他的父亲曹老大一样,都是说做就做的实干派,终于等到了曹昂下令放弃弘农的消息后,刚回到了位于长安西门的家里,曹丕马上就把情况写成书信,派遣心腹出城,日夜兼程的送往陈仓交给刘皇叔——刘皇叔期盼这个消息,可是盼得连眼睛都快直了。

    曹丕公子这么做又酿成了一个意外的后果,前面说过,因为怀疑曹丕就是制造蒋干失踪的幕后元凶,荀彧和郭嘉等曹军老狐狸密令了典韦和曹洪派人暗中监视曹丕公子,因为曹丕小心谨慎的缘故,制造蒋干失踪的证据没被典韦和曹洪的人发现,结果曹丕派遣心腹出城急赴向西这一点,却被典韦和曹洪分别安排的密探双双发现,又急报到了典韦和曹洪面前。

    派人出城公干对于曹丕而言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按理来说很难引起典韦和曹洪等人怀疑重视,但曹丕错就错在派了他的心腹幕宾应瑒策马出城,导致典、曹二人安排的密探都不敢掉以轻心,悄悄跟踪应瑒出了长安城池,亲眼看到了应瑒一路疾驰向西,行程匆忙的直往正西方向。密探将消息送回城中后,典韦和曹洪都觉得事情有些古怪,闹不清楚曹丕派遣应瑒往正西方向去干什么,疑惑下便都把消息送到了荀彧等人面前,请几个曹军老狐狸分析此事。

    “二公子的幕宾应瑒去了长安正西?”

    荀彧和郭嘉等人对此也有些疑惑,因为蒋干事件的发生地点是在方向截然相反的长安正东。同时已经被曹军队伍发现的蒋干囚车位置,也证明了蒋干已经抄了秦岭小道逃往弘农,绝不可能出现在长安的正西方向,所以荀彧和郭嘉等人难免都觉得事情有些古怪,但也没有最坏的方向去想,只是交代了曹洪派遣两名认识应瑒的精细密探,策马去追应瑒,侦察应瑒的出城目的地,然后就暂时把这件小事放在一边,专心去准备迎战徐州军攻打潼关的大事。

    因为已经决定放弃弘农与驱狼斗虎计划的缘故。潼关保卫战就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军队和粮草是早就准备好了的,郭嘉和张辽等人护送曹老大灵柩返回长安时,顺手已经把弘农能够转移的粮草都带回了潼关——也是少得可怜的粮草,刘皇叔赞助曹军队伍的二十多万斛粮草。也已经拿出了一半囤积在了潼关和华阴一带备用。还有从函谷关带回来的曹军主力战兵队伍。也被张辽和张郃领着驻扎在了华阴休整。随时可以投入潼关战场援助曹仁和满宠,在已经无军可派的情况下,曹军能够参战的队伍实际上早就已经部署到位。

    为难的是主帅问题。曹军队伍必须有一名能够指挥全局的主帅坐镇潼关战场,也必须有一名可靠的人留守长安,居中指挥、联络协调和置办后续粮草,也顺便提防出了名喜欢以客吞主的盟友刘皇叔。荀彧等人有意劝说曹昂亲赴潼关战场与徐州军决战,却找不到一个可靠的人留守长安居中指挥,更担心曹昂到了潼关后与陶副主任久别重逢,冲动之下铸成大错,犹豫再三始终拿不定主意。

    “要不就让曹仁将军担任潼关主帅吧,请大公子留守长安即可。”郭嘉建议道:“曹仁将军是老主公的堂弟,乃老主公心腹大将,素来忠勇,稳重可靠,且多有独自领兵的经历,有经验可期,有教训可鉴,担任潼关主帅正为合适。我们中间,再去一两个人帮着满伯宁辅佐于他,便足以和陶贼的阴谋诡计抗衡。”

    “曹仁当然合适担任潼关主帅,但也有两个问题。”荀彧皱眉说道:“一是张辽和张郃的问题,他们的官职与曹仁齐平,且张辽还是老主公逝世时指定的临时主帅,足见老主公对张文远的能力忠勇也相当肯定,陡然之间让曹仁凌驾到张辽和张郃二人头上,若是二张不服,便会误了大事。”

    “曹仁在我军中的资历远在张辽、张郃之上,两位张将军也是通情达理的人,未必就会因此不服。”郭嘉坚持道。

    “还有二,大公子的问题。”荀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