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21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2/3页)  回到三国当校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受宠若惊的同时,又带着几分自矜地回答道:“校长也知西凉有张绣耶?末将正是武威张绣,添为骑督一职。”

    “放肆!我军猛将如云,哪里轮得到黄口小儿出来逞威风!还不速速退下!”

    就在张绣因为自己的名字就连“中央”的要员也知道了而有点沾沾自喜起来,一直以来表现得好像很平庸的张济突然爆发了,当着众人的面毫不留情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要是别人骂张绣“黄口小儿”,他肯定立即就要和对方来个“你死,我活”了——他这年纪本来就像个火药桶一样,见着一丁点儿火星就炸。但偏偏骂他的人却是视他如亲子的叔父,因此他只能赤红着脸不吭声,但却倔强地梗着脖子不肯走。

    毕竟年轻人好面子,刚才他意气风发地出来了,还被党爱国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样一句听起来很带感的话赞扬了一番,你现在让他就这么灰溜溜地退下去,比杀了他还难受。

    张济见他这侄子像个倔驴一样,犯了驴脾气就打死也不挪步,不由紧抓着马鞭,打算策马上前把他抽清醒了。

    平时这孩子想要去冲锋陷阵也就罢了,起码还有他压着,认定敌人已无力反扑才放自己侄子带领亲卫精骑出去冲杀一番。真有危险自有亲卫拼死保护,他也能及时前去救援。而这孩子要跟着党爱国这种毫无缘由地自信满满到堪称狂妄的不靠谱文臣前去敌阵,那不是自己抢着往开向黄泉路的末班车上挤么?

    张济的亡兄就留下了这一个儿子,张济本人虽然天天努力在貌美如花的老婆身上“耕耘”,但是至今连蛋也没下出来一个,他哪敢让他这一房的独苗去冒险?

    “张校尉不必动怒,更不用担心。我和张绣只有两个人前去,对方再怎么样也不会什么也不问就来个万箭齐发。而且只要有我在,你侄子保证就死不了。”

    党爱国看张济要上去教训他侄子,也拉着马向前两步,挡住了张济的马头,替张绣说了说情。

    张济被党爱国这么一拦,脸色变得更黑了。本来这事儿就是党爱国挑起来的,而这个狂妄到赶着去送死的文臣现在又不知道有什么目的,非得拉着他侄子一起上路。是,他保证“只要有他在”,张绣就死不了。问题是他“不在了”之后呢?那张绣的小命由谁来保?

    唉,党爱国如果要知道张济此刻心中所想,一定要悲愤地仰天大呼“天地良心啊!”

    虽然党爱国并不是特别看重张绣,但再怎么说张绣也算是三国时的有名武将了。党爱国现在因为看到他挺有胆气,是个真汉子,自然便心生好感,琢磨着稍微照顾一下这个有前途的年轻人也未尝不可。如果张绣能跟着他单骑前去敌城,而且行止表现之中真的毫不露怯,那么党爱国就打算在回程时把他也招入中央大学里。

    不过对于不知道党爱国身为“未来人神仙”的神力,或者说就算知道了,没有亲眼看见也绝对不会相信的张济来说,他是绝对不会领党爱国的情的。话说,他现在恨不得把党爱国给吃了。他之前在迎接党爱国的时候,也没有得罪过这位党校长啊,这混蛋为什么非要抓着他侄子不放呢?

    党爱国哈哈一笑,不再理会诸将,直接策马上前,拍了拍张绣的肩膀说:“好男儿就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跟我上!”

    然后党爱国大喝一声“驾!”胯下那匹董卓献上的,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白色骏马,撒开四蹄向着不远处的望垣城奔去。张绣被党爱国说得心中激荡——更多的是因为不敢去面对脸已经黑得像墨汁一样的叔父,于是一咬牙,便也扭头跟在党爱国后面跑了。

    张济又气又急,恨不得扑上去咬死这个党校长。他临要出发了,还非得多句嘴说什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真是不打算活着回来了啊!这种话和“这一仗打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