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三二、为谁流下潇湘去(第2/3页)  重生之大科学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是走走形式,敷衍一下舆情罢了!

    经过这次的教材审定,商务印书馆的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自然等教材全部中选,只有语文和思想品德需要大规模调整。不过按照荣庆的意思,编选倒也不难,无外乎把《四书》《五经》删删减减罢了。在这删减修改的过程中,孙元起免不了又要掺些私货进去。比如内容的选择,尽量避开论述忠君的段子,避开太佶屈聱牙的篇章;生僻字的注音,不用中国传统的反切,而是用汉语拼音。

    不过,孙元起并没有为此而郁闷,因为在三月初的时候,薇拉为他生了一个千金,取名“孙念萱”。如今儿女双全,乐得找不着北,哪有时间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当心郁闷啊?

    忙完学部这档子事儿,已经是1906年4月。由于去年没有去美国,孙元起心中有些牵挂。在自己和学校的起步之初,美国大学和友人就给了最大的帮助;而且在四五年的来回奔波,早已和和实验室同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如果自己就这么撒手而去不管不顾,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过意不去。所以,打算请假两三个月,去美国和同事们交代一下以后的研究计划,也好安心留在国内,从事自己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可还没想好具体的出行安排,因为一道诏书的突然到来,计划彻底胎死腹中。

    那是在四月底的一天,宫里来了太监,在学部找到正在干私活的孙元起。摆足架势之后,才拿出一卷圣旨,装模作样地念了起来。前面一大段骈四俪六的话,孙元起没听明白,可最后一句听得非常清楚:“用命尔以学部右侍郎衔署湖北提学使,封通奉大夫,馀如故。钦此!”

    孙元起稀里糊涂里谢过那个宣旨的太监,拿了圣旨来回看了几遍,也没看明白“湖北提学使”是个什么官职。在这个时候能给自己解惑的,那就只有廉子胡同里的叔祖父了。

    顾不上部里的其他事务,匆忙出门。老大人似乎知道自己这时间会来,门房就站在道上张望,见了孙元起,连声说道:“老太爷大早上就念叨,说您今儿准来。小的还不信,结果这还没到晌午,您就到了。快屋里请!”

    果然,进了正厅就看见老大人坐在椅子上喝茶。磕头问安之后,老大人才招招手:“百熙,坐到近前来!”

    见孙元起落了座,老大人接着道:“老夫年前和你说了,要把你外放出去历练几年,顺便长点见识。想来你今天接到圣旨了吧?”

    孙元起从袖口里抻出圣旨,这一路走得急,丝绸都有些皱巴了,随手递给老大人。老大人眼角跳了几下,终究没说什么,捧着圣旨颤颤巍巍的就要起身,孙元起赶忙上前扶住。

    老大人起身,弯腰拜了几拜,才打开圣旨,看了一回,才还给孙元起。孙元起不以为意,随手丢在一旁的茶几上,赶紧扶着老大人坐下。见状老大人眼角又跳了几下,终于忍不住说道:“百熙,对待圣旨要如朝觐皇上,知道么?”

    “哦!”孙元起这才信手拢了拢圣旨,坐下之后问道:“叔祖父,外放也就外放呗,选个直隶、山东多好,至不济也可以去江苏。可这湖北,也忒远了吧?”

    老大人微微笑道:“江苏确实是好地方,明清两朝人才最盛,不过别人去的,你却去不得!”

    孙元起有些纳闷,瓮声问道:“那为什么?”

    “因为你是江苏人呗!”老大人直截了当地回答道,“本省人不能在本省为官,这是惯例!所以你不能去江苏。至于直隶、山东,却又不如湖北了。”

    “这又为什么呢?我可听说,直隶总督作为大清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可是被称为‘疆臣之首’的。为什么直隶反而不如湖北?”孙元起来清朝这么久,还是知道些官场皮毛的。

    老大人捋着胡须:“百熙,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首先,直隶地处京畿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