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冲入鼻尖,他当时真的很想上去吃得,真的,本来就饿,再闻着这股香味不是更饿。他抗住了,小不点可怜巴巴地望着那一桌子的菜,宁愿受着煎熬而不为其所动。
他很感动小不点为他做的。可是面对明瑾的发问,他却不能说实话。这件事隐藏的东西太多,他怕明瑾藏不住话。要知道家里现在还有两个外人在。明瑾的嘴巴又不牢靠,只能顺着明瑾的想法告诉他要去边城找爹了。明瑾面上从不在娘面前提爹,那是因为他说过提爹娘会难过的。但是明瑾心里还是很想念爹的。也一直希望能见着。
明瑾饿得有气无力,嘟囔着他还能看书。他这是看书转移注意力呢!他劝明瑾也无用,这个时候他真的知道了,什么是亲兄弟。亲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三天之内就跟着关二郎去海口。他心底有点舍不得,但是想着将来要走的路,舍不得也要舍得。这仅仅是个开始。
他看着娘眼底的泪珠,忍不住说着:“娘,等我回来以后哪儿都不去。就一直在你身边。”
娘笑着摇头。说着雏鹰长大了,就该要学会飞了。飞得多远,多高,就看自己的本事了。不过娘提了要求,等她六十以后就得守在她的身边。他打算十岁从军,有三十年的时间足够他功成名就了,所以,他答应了。
娘还把武星跟夏瑶姑姑给他。他本不想要,他是知道武星跟夏瑶姑姑是娘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可是娘有他的理由,他人小言微,只能听从了。
临走前一晚上,娘抱着她说了一晚上的话。言语之中都是不舍。他以前就觉得娘唠叨,现在仍然觉得唠叨。只不有人对自己唠叨着长长短短,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第二天一大早顺利离开京城。上马的时候看着关二郎目瞪口呆的模样,他很自得。学骑射学了这么长时间,骑射师傅都是数一数二的高手,他们几个学得都很不错的。
他知道皇帝要亲征,若是皇帝亲征,边城最少三五十年内无战事。这次娘开口让他去海口,又在山庄上让他们兄弟学游泳。关二郎过来拜见娘又特意让他跟明瑾在旁听。以前娘什么事都不让他们知道。这次却破天荒地让他在旁听这样的军政大事。娘从不做无用的事。他隐约猜测到娘的意思了。虽然有些出入,但是相比边城,海口好像确实是一条更好的出路,而且没有的兵种更有挑战性。
到了驿站,关二郎晚上特意带他出去游玩,让他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他对此很想翻白眼,这些东西别说他了,就是明瑾都没兴趣了。但是不得不说,娘的教育真的很好。至少娘补充了他教导明瑾的空白,那就是没让明瑾成为不知实务的人。
坐船去海口,这还是他上下第一次坐船呢!上船没两天,夏瑶跟武星两个人都吐了,不过他们两人相比要轻些。其他人都吐得全身发软了。怪异的是他竟然半点反应都没有。仿若在平地一般。
关二郎说虎父无犬子,他很想晕。他不吐跟他爹有什么关系。好吧,众人都说是,那就是了。
他在船上,也没耽误了练功学习。只是不做这些的时候,他还是很想念娘跟明瑾的。习惯了一家人一起,如今一个人还真觉得孤单。想着离别的时候娘的不舍,他心头内疚又闪现出来。娘一直说,她这辈子就求着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一起。可是他,却注定要让娘的这个愿望成空了。
到了海口,他看着海口的繁荣,当下震撼了。这里的繁华不下京城,甚至比京城更为热闹了。而且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外国人。
夏瑶姑姑笑着说海口的繁荣,娘居功至伟。当年是娘主张开放港口,发展贸易。这才十多年功夫,就发展得这么繁荣。不仅如此,每年赚钱的利润也是惊人。
他只能无言以对了。他娘发展得海口如此繁荣,赚下的钱基本都进了国库了。他娘虽然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