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举国之秘(第2/3页)  茅山九龙秘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损失不是。正是由此,裴文中才这么痛快的答应了老道。

    老道见裴文中答应了,好似松了口气一般,客套几句,便随裴文中来到了他的家里。由于对方是个老道,加上又和这龙骨山有关,裴文中很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那个传说。于是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像老道请教,所谓无心插柳,文扬这句话,去无意间揭开一宗震惊天下的秘闻。

    这老道竟然是当年那个几个老道的后人,说后人也有些不合适,算是传人吧,这话就要从头说起了,宋徽宗笃信道术,宫中府中,一应事宜,俱都按照天意行事,宫中供养道士无数,其中不乏道行高深之人。周口店村龙骨山产天赐龙骨之事,早已轰动朝野。有供奉所言,此为华夏一族气运所在,不可轻亵,村民此举,是灭亡大宋的。其时,宋式微,连年战败,宋徽宗一直认为是有气运所致,供奉这么一说,可算是找着根儿了,立刻召集所有宫内精于堪舆的供奉“共商国是”,供奉们也真不含糊,上来就定了一个屠村计划,这计划已经接近事实,索性这宋徽宗还没完全被艺术和美学塞满自己的脑子,最后说了一句:“此举恐伤天和”,将一起屠杀血案扼杀在了摇篮里,最后还是当时一个散修,叫刘静恒的刘真人,提出的方案被采纳,他的方案就是,“摒睛大阵”以阵之法,摒彼之双目。说白了,就是高级障眼法,你这山里的东西,不是镇压华夏气运的东西么,那好,彻底将你这气运封了,慢慢憋回去,等到之后合适的时间挖出来,压抑的气运一但爆发,便势不可挡,唯一的劣势就是……要牺牲千年气运,这赵佶关键时刻也是少见的伟大了一次,算明赵家王朝无论如何还有百年延续,与气运无关,而且会加速金辽灭亡之后,竟然一咬牙点头同意了这个看似荒唐的玉石俱焚的计划。

    既然计划是他刘静恒提出的,那最后自然有他负责实施,自己呆着师兄弟和几个徒弟,来到龙骨山下,与三大帮主深谈一夜,几位帮主也算是深明大义之人,在一番“深谈”之后(当然,刘静恒也使了一些小手段,最主要的是,这山里以后没有疗伤圣药龙骨了,也没有什么混的前途了,留在这,也只能等着饿死),便“毅然”下定决心解散帮会,为故国国出力。

    当晚借他们拜流水席的功夫,几人上山布阵,再用三天阵成。虽然气运需要慢慢收敛,但是龙骨上那点灵气,却好弄得多,于是,阵成转天,整个龙骨山,再也不见任何一块儿……

    这刘静恒也算是个爱国的道士,布阵之后,翩然而去,据裴文中面前的这个这个老道说,刘静恒之所以飘然而去,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太大,如果皇帝反悔,那么中华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千年来,这刘静恒一脉,始终恪守着这个秘密。按照面前老道的说法,如今正到了千年之期。该是这龙骨山圣物重见天日,中华崛起一飞冲天的时候了。而此时正有裴文中在此寻觅,显然是天意,于是老道便前来拜访,将希望寄托于他的身上。

    说完这些话,面前的老道神情明显为之一松,很显然,这个千年的,有关国之气运的秘密压在一个人的身上,委实是有些重了。而且据这老道说,他们一脉单传,虽然修为精深,但是很多人,寿元仅仅不到七十便羽化,与这个秘密的压抑,不无关系。

    裴文中听完老道的话,只觉得一种穿越时空的荒谬感油然而生。在他的认知中,什么仙术,道法,只不过应该是一种物理学和化学的初级应用而已,但是看目前这种态势,以及老道的叙述,显然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学化学的初级应用能够解释的。

    其实听完之后,裴文中的第一个感觉是,不信,但老道神情之你凝重,所讲述细节之真实,都是裴文中不得不承认的,更加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老道显然不是一个妄想症的神经病,也不是一个智力障碍的残疾人,来到这里,费尽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