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偷走了半壁江山(第1/2页)  超能三国之窃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急忙问老于头事情的经过,老于头诡秘的一笑,道,“这是唐府的家事,容我和少爷一个人慢慢细说。”

    徐庶等人听老于头说出来这样的话,面面相觑,郁闷的摇摇头,各自回房歇息去了。

    唐诚难以抑制住激动,心脏早就提到了嗓子眼。

    老于头一副十分谨慎心的模样,神秘兮兮的关好了房门,这才低声说道,“少爷,吾今日去找的是董卓的父亲,董雅。嘿嘿!那董卓再不是东西,再怎么祸害生灵,到现在还知道‘孝’字为先。董雅答应下来,一定会命令董卓公平买卖咱们眉坞的那八百亩田地。”

    “你怎么认识董卓的老爹啊?”唐诚非常吃惊,急迫的问。

    “呵呵,说来话长,这需要从唐府的过往开始说起。”老于头淡然一笑,两只眼睛发出幽幽的两道光芒,这才缓缓说出。

    原来唐府有过很辉煌的历史。

    唐府的祖上名叫唐厉。当时暴秦无道,唐厉和刘邦共同举起了反秦大旗。二人约定,将来成就功业后,平分天下。

    唐厉和刘邦二人忍辱负重,同甘共苦,经过百余场浴血厮杀,共同推翻了暴秦,打败了项羽,平定了天下。

    说来这天下本该有唐家的一半。

    可刘邦生性狡诈,他背地里笼络许多将士,窃取了整个天下,做了大汉的皇帝。

    刘邦只给唐厉封了一个侯爵:斥丘懿侯。

    刘邦言而无信,唐厉虽心中极其不满,但他是一个很看的开的乐观主义者,见刘邦治理的天下还算太平,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时间不长也就不把当初二人的约定放在心上了。

    唐厉便与世无争,循规蹈矩的在斥丘过起了逍遥自在的侯爷生活。

    可是让唐厉没想到的是,刘邦还不肯放过他,尤其是那吕雉更是千古无一的心黑手辣,恶毒无比。

    那一年陈豨造反,本来和唐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刘邦挖空心思的牵连到了唐厉身上。刘邦借机把唐厉削职为民,永世不得录用。

    唐厉的第四个儿子唐钟是一个胸怀天下,很有抱负的志士。他亲眼见到父亲的遭遇,立志要从大汉手里夺取那一半的江山,物归原主。

    唐钟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怎奈当时大汉正值文景之治时期,治理天下甚得其法,百姓拥戴,天下太平,对大汉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唐钟爱惜天下苍生,看到百姓安居乐业,终于不忍心再起刀兵,所以那夺取天下之事也就只好作罢。

    管家老于头的祖上,当时便是唐钟的一个书童。两人虽名为主仆,实际上唐钟对待那书童就像是亲兄弟一般。

    那书童家庭极为困难,一家十数口人,在大荒之年险些饿死。救了于家性命的不是大汉王朝,而是唐钟。

    唐钟最后留下遗言,凡是唐氏子孙一定要牢牢记住刘氏的奸诈。刘氏在盛世的时候,唐家坚决不反汉。刘氏失信于天下,让万民处于水火中的时候,唐家必定要反汉,夺回半壁江山。

    唐钟的那一名随从也留下了遗言,于氏后世子孙永远做唐家的奴仆,以报答唐家对于家的厚恩。

    唐钟虽然留下了遗言,但唐家子孙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后世甭说是做官的,就是经商的都很少。有多少代都沦落成了平民百姓,甚至比平民百姓的日子过的都要艰难很多。

    可是到了唐诚的爷爷唐咏这一代,唐家崛起了。

    唐咏精于商道,很快积累了很多财富,富甲一方。

    唐咏始终不忘祖上的遗训,看到大汉日渐衰退,民不聊生,他心中焦急不堪。

    唐咏一边经商,一边联络四方豪杰之士,想造这大汉的反。

    董卓的老爹董雅便是紧紧跟随唐咏的一个儒生。当时董雅身犯命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