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第1/3页)  野火春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统大楼内,行动一科办公室里三层外三层的挤着一屋子的人,这是梅姑第三次在五分钟之内优先拆除掉了这个房间安装的三个窃听器,而就在这个房间,梅姑此时却被行动科三个科室的人当成了“偶像”团团围住。候时新也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不动声色的站在了人群的末尾。

    “梅姐,这窃听器什么原理?”

    “梅老师,你是怎么这么快速发现的?”

    “梅姐……”

    行动科的人是最关心这件事情的,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栋大楼里每天都会有你查我、我查你这种事情发生,而窃听器就是最常见的监视手段,可装窃听器的一般都是电讯处和情报处的人,他们行动科当然不想被监视,毕竟无论是谁都不想让自己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梅姑被很多人围着,但她却很坦然的讲道:“拆个窃听器根本不算本事,我相信我们在场的四个教官都有这个能力拆掉彼此的窃听器,毕竟这个东西是有迹可查的,无非我比他们稍微快了一点而已。”

    “梅姑,作为一个优秀的军统特训营教官,你就别矜持着了,讲讲原理,给大家普及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赵涛讲道。

    梅姑大方的走到办公室中央,认真讲道:“世界上最早的窃听器来自战国时代,《墨子》一书就记载了一种“听瓮”的窃听装置。这种“听瓮”是用陶制成的,大肚小口,把它埋在地下,并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倾听到城外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后来唐代出现了一种“地听”,它是用精瓷烧制的,人们主要用来监听30里外的马蹄声。再到北宋就有了“竹管连接”这种短程的监听设备。

    事实上窃听器早期的工作原理就是搭一条专线,连接着彼此两个点就变成了一种传递声音的媒介。而我们想要找到现在房间内的窃听装置,只要了解窃听器的基本原理,就很容易找到。

    虽然现在国内国外窃听器种类繁多,但我们常用的就是有线窃听器和无线窃听器这两种,当然无线窃听器因为需要电池工作,所以只能用作短时间内对某一时段谈话内容的监视,若想长期的监听还是必须使用有线窃听装置才能实现24小时监听,那么我就重点讲一讲有线监听设备的原理。

    我们特训营的教官都知道,目前有线窃听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连接在电话线路上的窃听器,一种是连接在电源开关处的窃听器。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要拿起电话根据电话信号的强度、声音质量、有无干扰、爆音以及其它特殊奇怪的声音就能断定窃听器是否安装在电话线路上,如果有,我们顺着电话线寻找接口处通常是很容易发现的,当然最常见的就是电话听筒处。

    那么第二种就相对的难一些,我们知道小型窃听器的蓄电能力很差,那么一个需要长时间工作的窃听器自然不可能带着一个几千毫安的电池,所以这种小型窃听器必然安装在电源附近,因为电源这个位置非常容易被打开,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窃听器,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当然除了电源以外,电灯或者吊扇等都是安装窃听器的好地方,这些电器基本上常年通电,内部空间宽敞。

    综上所述,一个人若想在一个房间找到一个窃听器不难,只要排查过所有的电话线路,所有和电相关的地方,基本上窃听器就无所遁形了。”

    梅姑说完,讨论声四起,赵涛咳嗽了一声说道:“梅老师真的是给全站好好的上了一课啊!就连我都受益匪浅呐!”

    梅姑嗤之以鼻的说道:“站长,这些窃听器安装拆卸都是我们军统特训营的基本常识,对于我们这些教官来说太小儿科。”

    “是啊,密码破译才是你们的特长啊!……梅老师,剩下你那个房间的窃听器打算让谁拆除啊?”

    “哦,既然咱们行动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