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历史上的名人(第3/4页)  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光闪闪。毫不犹豫的就答应来这边会合,一同剿贼,也和这心态有一定的关系。

    看着对面一名高大的中年人在众人簇拥下朝着自己走来,赵强也不敢托大,短时间的错愕和惊讶过后,连忙上前几步,朝着那中年人庄重的跪下,口中大声说道:

    “末将赵强,今率安乐郡忠义之士二千一百,特来听从张大使调遣,为国尽忠效死,再所不辞!”

    他的膝盖还没有碰到地面,就被抢先一步的中年人一把搀住,扶了起来,耳边听见张须陀笑道:

    “唯有此时方知谁是忠义之人,赵校尉为国慨然当之,真忠义之臣啊,此战胜后,本官定当上奏天子,嘉奖有功之臣,赵校尉定当列名其中。”

    笑声爽朗,但声音中却点沙哑,透出一股疲惫,赵强来前也和熊满钊专门请教了官场上的礼节规矩,尽管对方搀扶,可自己还是动作做足。

    距离近了,赵强总算能看清传言神奇无比的名将张须陀到底是何等人,从前所想像的种种模样都没有猜中,张须陀更像是名文官,而不是武将,脸阔口方,下颌长须,举手投足之间看起来更像是太守张克行官署中的老吏模样,显出此人不凡之处的有两个,一是身高,赵强已然不矮,张须陀比赵强高出了半头去,二是双目,闭合之间极为有神,令人不敢逼视。

    在其余的特征,却都只能说明这位剿贼捕盗名将的疲惫,据说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可双鬓胡须处都有斑白,眼角额头皱纹非常明显。

    赵强在那里观察别人,张须陀和他的文武随从也都在看着赵强,赵强再怎么成熟稳重,他现在的年纪还不到十九岁,可举手投足之间,将领应有的那种凛然煞气却表露无疑,这样的气质,只能在战场上杀伐中养成,军报公文上所说赵强在燕乐城下大破几倍于他的贼人,众人多有怀疑,今天看到他这个模样,却都信了几分。

    领兵还未进笼火城门的时候,张须陀已经率众迎了出来,赵强和张须陀这一番礼节,安乐郡的兵马就在身后肃立,方才那片刻,步卒已经有点散乱,也不见军将头目的上前理会,这倒也是正常,寻常郡兵都这般德行,可那些骑兵森然肃立,没有一点松懈的地方,这才是让人感觉到惊愕的地方。

    安乐郡之地,如何训练出这般精强的骑兵,观察到这一切的张须陀对赵强更加看重了。

    当然,这也有赵强是各个郡县中第一个到达此处的原因,看这个态势,很有可能他是唯一一个到达的了。

    “来来来,赵校尉,本官给你引见几个人。”

    双方又客气了几句,这边给部队划定扎营的位置,让安乐郡过来的部队自去扎营,张须陀则是拉着赵强。

    少不得介绍下当地的文武官员,彼此又是客气一番,不过这个介绍的重头戏却是两人,这两人也一直是跟随在张须陀的身后。

    一个人看起来比赵强还要年轻,现在赵强的胡须很重,这个人只有上唇一抹青色,可身材却比张须陀还要高些,粗壮更是倍之,所谓猛将的模样,应该就是如此了,不过行动举止却有点稚气,让人奇怪。

    “赵校尉,这位本官所领前锋将罗士信,讨贼诸役中多有奇勋,士信,这位就是燕乐城下以少胜多大破贼军的赵强赵校尉。”

    这名字也是如雷贯耳,罗士信半路投军,曾经披双甲单骑冲击敌阵,斩杀敌人之后砍下首级耀武扬威,又有敌军立足未稳,领十几骑直冲而入,将百倍于己的敌人杀的大败溃散的英勇战绩。

    而如此高大威猛的将军,今年才不过十四岁,刚听到这个消息赵强也有些错愕不能相信,可这罗士信也是豪族出身,一切都有证明,也不得不信,见到真人后赵强不得不心里感慨:

    “这时代的孩子发育的真早熟……”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