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殆情(第1/3页)  重生之医路欢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这几日都不舒服,即使不禀明陛下,不请太医,总该让大皇子殿下知晓才对。”郁欢急行,有些责怪贺若兰,这帮宫人也是死脑筋,遇事不会转弯。

    却听贺若兰带着泣声道:“我早先就去找过大皇子殿下,当时豆嬷嬷也不舒服,殿下只遣人过来问了问,似乎并未上心,只道娘娘吃了什么不该吃的,又送了两支参过来,听闻殿下这两日忙着邦交事宜,哪敢再去打扰他!”

    郁欢心里一片冰凉,拓跋焘,前世里你对我薄情寡义,没想到今生再遇,便是亲生母亲也得不到你的丝毫孝义,可真是心狠如斯,绝情如斯!

    杜贵嫔的寝殿,郁欢从未进来过,上回进的也只是偏庑,印象极为深刻,没想到正殿亦是延续之前的暗淡沉郁,刚踏入殿槛,便觉闷得透不气来。

    贺若兰当先打帘入内,大白天竟取来火烛点上,室内才一片光亮。

    郁欢皱眉,吩咐门边站着的两个婢,把所有帷帘打开,那一点火烛在骤然而入的日光之中,便显得若有似无,再也显不出自身的光亮来。

    “这个,”贺若兰声提醒道,“娘娘平日里都不让打开的。”

    郁欢却不理她,直接道:“你只留两个身体壮硕的宫婢在此侍候即可,其余宫人皆不得入内。”

    贺若兰不明就理,以为郁欢诊病的规矩,便照着吩咐做了,见郁欢已经抬起杜贵嫔手腕来。就立在一边,不再说话。

    郁欢看着杜贵嫔,还是像以前那样美丽,只是更加孱弱。脸色苍白如纸,丝毫血色也无,唇角微动。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也不知在说什么,即使她近身倾听,也无法听清。

    脉浮在表,且缓且细,阴阳俱紧,唇干且裂。再掰开嘴,舌苔厚腻,舌尖微红,手足俱冷,其他处则烫得像火一般灼人。

    郁欢心下一沉。问旁边站着的贺若兰:“这两日娘娘的便水利不利?”

    “好像很少,胃口也不好,昨日娘娘一直说下腹有些痛,我还以为是来经水的原因,晚上娘娘才告诉我,经水已经完了,日子比往常都要短些。”贺若兰仔细将杜贵嫔这些天的情况都说予郁欢听,说完后才发现郁欢的脸色非常难看,越发提心吊胆起来。

    “娘娘没事罢?”贺若兰心问道。

    “不好。恐怕是伤寒。”郁欢直截了当道,手下却不停,又去翻了眼皮。

    “伤寒?”贺若兰失声叫道,“那怎么办?”

    伤寒于贺若兰来说,仿佛很遥远,甚至可以说是可怕的。听说得这一类病的人。都会被关到密闭处自生自灭,虽然杜贵嫔贵为皇妃,又是大皇子生母,但是依陛下以往的态度,这回怕是凶多吉少。

    贺若兰的手脚已经有些发软,堪堪靠了床柱才定住身形,此时她心里乱得跟一团麻似的,想说的话一时也忘记,根本吐不出半个字来。

    郁欢全部查诊完毕,心中竟是莫名紧张起来,前世里杜贵嫔与姚皇后同一年香消玉殒,今生她们又同时延命两年至现在,难道这回,杜贵嫔竟是逃不脱了么?

    如果说姚皇后的命造是由自己的血药起死,那么,杜贵嫔得了如此严重的伤寒,又该如何疗治?

    尤其杜贵嫔的伤寒还是属太阳病之热入血室,再听贺若兰所言,杜贵嫔经水短日,显然是因为伤寒病发而自止。热入血室者,轻症为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迫血下行,未与热结中,或可热随血出而自愈。杜贵嫔症状显为昼夜谵语,正如张仲景之《伤寒论》所注,此已是重症,得者如见鬼状,幻听幻视,最后可能再也不会醒来。

    郁欢额间见汗,手心濡湿,不知该不该将杜贵嫔近况向拓跋嗣禀明,倒不如让拓跋焘来了决断,总好过她这个外人。

    “无欢,麒趾殿的卢直郎说,大皇子殿下往宫外使驿去了,送别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