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明身份的刺杀(一)(第1/3页)  铁血闯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不明身份的刺杀(一)

    码头。

    汽笛长鸣,人头攒动,虽说是冬季,淡水季节,往来的旅客依然不少,大多行色匆匆,小心谨慎的拎着行礼,大气不出的经过日军哨兵,唯恐因一个异常的举动,被小鬼子的警察盯上。

    小鬼子荷枪实弹,虎视眈眈的盯着过往旅客,一队身着黑皮的警察,背着长枪,摇摇晃晃的在码头进出。一旦发现有异常,便会如疯狂似的扑上来。

    码头,气氛压抑,秩序紧张有序。

    受战火的波及和影响,溯长江而上,西去武汉的船舶,大多都是一些设施陈旧的船只。

    客人,也不多,稀疏得很。

    人上一百,行行色色。对于日本人发起的这场侵略战争,中国人的看法永远是无法统一的。设若真能统一,整个中国不会出现多种声音。

    或战,血战到底,赶走小日本,光复中华!

    或降,惧怕战火,宁奴颜婢膝,苟且偷生!

    或漠然视之,不管不闻,视若无睹!

    西去东来的旅客,步履匆匆的进出南京,就如这般,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或投亲靠友,想在新政府谋一份差事;或欲寻人牵线搭桥,盼着与日本人、新政府扯上生意往来;或故土难离,自认战事稳定,携一家老小,躲避战祸而归;或沿江东下,把南京视为中转站,转身奔向四方;或毫无目的,慕南京之名,纯属偶然,乘兴而来。

    当中,不乏如申南平这样的人,从重庆顺江而下,带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与日本人勾勾搭搭,眉来眼去。这样的旅客,南京、小鬼子是欢迎的。

    当然,一些铁血儿女,怀着与小鬼子血拼到底,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光复中华之目的,无私无畏,甘愿冒着生死,迎着枪林弹雨而来。如杨闯、李爽、林志国、何明湘等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日渐形成洪流,形成怒潮,席卷整个华夏神州,直至淹没侵略者!

    时间还较早,西去的轮渡还没开,旅客们正有序的接受检查,准备登船。由于近期反日活动猖獗,刺杀行动频繁,日本人和汉奸死了不少,其中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为抓住刺客和反日力量,日本人加强了全城交通要道的检查。

    为防止反日分子,从水路逃逸,也提防抗日分子利用水路的便捷,渗透进南京大搞破坏活动,警察局特意在码头加派人手,仔细检查过往旅客。

    从码头出发,一路向西,可谓危险重重。不但要经过日本人的控制区,还要经过日中两军的交战区。炮火连天,子弹飞射,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丢掉性命。因此,登船的旅客不是很多。

    何明湘衣着朴素简单,手拿报纸,小心的立在街道拐角,在他身边,停靠着一辆自行车。老j扮着黄包车夫,停在码头门前不远处。

    为了将申南平“留”在南京,何明湘不惜暴露身份,带着老j,抄小路狂奔而来,终于提前赶到码头,准备刺杀破坏抗战,出卖新四军的申南平。

    码头门前,四名日军士兵,端着三八大盖,凶神恶煞的盯着过往旅客。一队巡逻的警察,时而进,时而出。每打从门前经过,总会点头哈腰的向小日本儿行礼,奴颜婢膝的样子,让人看着恶心。

    离门不远,几名黄包车夫,抄着手坐在脚踏上,眼睛盯着进出的旅客,滴溜溜的乱转。令人略感诧异的事,三名黄包车夫,从始至终,都没有拉客的意思,而是微微低头,眼睛始终盯着不远处的大街,似乎在等候什么人的到来。

    申南平之所以选择从走水路,溯长江而上,经武汉再转道宜昌,走陆路回到重庆。因为,此次与日军情报部川边少将秘密接洽,成效十分明显。为保西行安全,临行之时,申南平特意向川边少将索要了一张西行经过日军控制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