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莱布尼茨写给厄里斯的第一封信(第2/3页)  神圣之国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错我们旁人是无法去评判,因为这是,到底是要清醒而痛苦的活着,还是浑噩而快活的活着、的问题。这个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来回答。

    青蛙坚持短视的对错,虽然我们没法去回答,但回到青蛙的认知之前,青蛙为何而短视?这可上面的推论中,有过回答的,即自身因素与目标愿景的距离过于遥远。这里自身因素,我将其延伸,包括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

    当前,故事预先提出的问题,都已得到答复,但答复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认识到一些什么。于此,我粗浅的写出自己答案,并且从旁加上例子。

    第一,一个人认识以及改变,是建立自身因素的基础上的。

    一个家庭生活条件本来优越的人,可以说他凭借着知识努力,改变了自身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他不能为此去嘲笑,那些不如他的人,甚至混吃等死,不知上进的人。

    对这,我得出第二条认识,即:我们没有资格在不了解、一个人自身因素的情况下,就是嘲笑一个人的堕落。

    就上面所讲的那只青蛙,它上面是有更广阔天空的,这点我们是确定的,但我们也认识到了,它是永远也无法攀爬上去了。现在它不想这无意义攀爬了,它想歇息了。这时我们是否应该是嘲笑它的堕落呢?

    这个问题,我想每个人,都能给出清晰的回答。但在我们实际生活上,却恰恰相反。

    除这两条显而易见的认识外,还有人们在大多数情形下都没觉察的认识,那就是:人似乎很少能通过自我,认知到自己的不足,甚至旁人在向他说出、自己的不足时,他依然固守己见。关于这点,我是很想花大篇幅,论述一下的,但我们当前主题不是这个。

    现在让我们通过这三条认知来回答,关于陌生人你,书本上的疑惑吧!

    陌生人你也看到了,这三条认知,非常的简单易懂,乃至根本不需要我的论述、在此之前,你已经多次的听到过了,你也认可其间的道理。可这些认识的情景,一旦发生在现实的生活中,就仿佛消失不见了一般,人们在感叹现实生活多变复杂的同时,却没想过,古时的哲人其实早早的便为他们、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抽离出了一条条简单易懂的认知。

    让我们回到书籍上,书籍上作者所描写的是,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恶棍。在此我想说一下,作者似乎在特意,去展示那些人生活中的恶一面,而善却少的可怜,我们要明白这样写法并不真实

    ——生活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的,更不是大多数眼中,只有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无实质的灰色的。任何试图给生活贴上的一个标签的做法,都是愚不可及的。生活是什么和大多数的,关于方面的问题一样,只能自己去回答。话扯得有些远了,抱歉陌生人——

    但也就是这样,一旦善出现,便会给人一种,如黑夜里突然炸出的太阳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作者的一个意图吧!

    这群生活在最底层,每天靠着偷窃打架生存的人,在书籍里作者安排过一位神父,几次的向他们发出了救赎的邀请,并且承若给他们足以生存下去的面包。但都被他们以辱骂和讥讽给回绝了,且嘲笑了神父的信仰,叙说了一番自己的生活哲理,那便是弱肉强食。

    最后他们失手杀了人,要被法律所制裁时,他们又去央求着神父,大声叫嚷着世道不公,他们这么做是迫不得以的,求求神父,救救他们。

    陌生人这就你所说的,他们本可以选择高贵的吧!但作者在写完这一段之后,便迅速的安排回忆,叙述了他们小时的遭遇,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从那里,我们可以知道那是生活所迫,不这样他们是活不下去。诚然在长大以后,他们拥有可以摆脱这种局面的机会。

    但就我上面所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