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头皮发麻(第1/2页)  逍遥天行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头皮发麻

    “祖师的太极经!竟然是……”

    “祖师!祖师!?”

    清扬看到这部经书后,心中升起了一种不好的感觉,似乎是祖师这一次离开不是普通的云游,而是一种天人永隔的感觉……

    清扬打开信件,内容很简单,却让他非常的动容。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

    “《诫子书》!祖师……?”信的内容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这诫子书可不简单啊!

    诫子书是家书,是蜀汉良相诸葛亮写给自己的儿子的书信,如今老道士却将这封信写给了清扬,这里面蕴藏的份量可不一般了。

    现在的这份书信,那可不仅仅是师傅给徒弟写信那么简单了。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老道士心里应是把清扬当做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亲人了。

    这里面的期待和器重,是一种对清扬最大的肯定。(道士应该不说儿子的吧……自己写出来感觉很奇怪,自己先吐槽了。)

    ……

    回到武当山千里之外的一处悬崖,那悬崖上笼罩的云雾很是奇怪,好似活了一般,按照某种规律在这悬崖间,飘来扬去,聚合离散……

    “呼…………”

    “吸…………”

    这悬崖间的云雾,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些奇怪的现象,似乎都是受这悬崖山间的一出洞穴影响,难不成是这山崖已经成精了?还长了嘴通了气?

    或是那洞穴之中,也不知道有着什么怪物,竟有这吞云吐雾的本事,让人好生惊叹。

    ……

    嗨,不开玩笑了……这穷乡僻壤的哪里有什么怪物啊,从那洞口看去,那洞中好像有一个气球!

    您看,那气球是个人形模样,气鼓鼓的,好生有趣。

    哈哈哈,咱们言归正传,这人形气囊啊,就是咱们那位可爱的主角杨逍,到现在还是那气鼓鼓的样子,不过相比昨天夜里快要被气胀破撑炸的那时候,已经了很多了。

    “呼……”

    “吸……”

    杨逍就这样已经吐纳了一整个晚上了,但是貌似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杨逍心中也是暗暗叫苦,心中叹道

    “我不会就一直这样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白天照亮了夜的黑,太阳升起来了,一缕清晨的阳光洒在杨逍身上,很是舒服。

    经过一个晚上的吐纳,杨逍是想睡也睡不着,既然睡不着就干脆找点事情来做,但自己又动弹不得,便想起了自己的逍遥神功中的阴阳二气。

    昨天夜里,杨逍在无意间发现了自己可以慢慢的引导一点点阴阳二气了,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夜里,杨逍慢慢的引导着阴阳二气,在自己体内游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