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年终祭典(第1/3页)  祈天遗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阳村是龙云大陆中部神封山脉中的一个贫困的村落。村子群山环绕、地形闭塞、生存条件差,村中人靠打猎为生,因为村中青壮年比较少,又延续家族族长嫡系才可修行本族内功心法的陋习,其他人只能靠一些简单武技和蛮力,所以男女老少都有几分力气,打猎时就一起合作,捕获的食物按出力的多少均分,幸而附近山上的走兽飞禽比较多,温饱问题尚可解决,即使哪一日运气不好,没有捕获食物或食物不够,邻里借一借,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不能顿顿富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青阳村人的幸福生活,在他们眼中粗茶淡饭、按时作息、一家人其乐融融便是幸福。麻雀虽,五脏俱全。不起眼的村子里藏书阁、练体屋、祭祀台等各种场所应有尽有。

    每逢除夕夜,青阳村上的家家户户都会集中到一起,按照本村祖训,在祈天台置办年终祭典。所谓年终祭典就是象征着赶走一年的霉运,迎来新一年好运的祭祀仪式,而祈天台则是每年举办年终祭典的固定地方。这块坐落在村子东面,宽三十丈、高一米的四方台,平时用来举办村上的祭天神、祭地衹、祭祖等祭祀仪式,祈天台上绘着八卦图,图中央立着一座焚香炉,四周镶嵌凹槽,凹槽中陈放着夜光石,夜晚的时候,祈天台总是一片通明。

    今年的除夕夜像往年一样热闹,村子里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荡漾着酒肉的香气。一大群孩子从这家追逐到那家,这个门出来,那个门进去,时不时,还传来几声大人的叫骂声。孩子们蜂拥而过,大部队的最后总有几个裹着花布厚棉袄的年幼孩子,跟不上玩伴,哭着嚷着,却没有停下蹒跚的步伐。

    在青阳村外西面的一座山岗上,站着一个满头金发的年轻人,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不过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和眼角暗藏的皱纹诉说了他经历的沧桑。

    “风百日,夹残雪,吹寒忧忧径;月千里,化长虹,送满思思愁。笑看昨日骄阳,怎知今日风忧月思愁?”

    说完,年轻人轻叹了一声,摇摇头,转身向着村里走去。他就是青阳村最大的家族,许家的族长许中天。文武双全,一身功夫出神入化,隔空控物之术更是无人能敌。妻子在诞下一对龙凤胎后去世,膝下一对儿女,如今已都成年。不过,两年前儿子无故失踪,至今没有音讯。从那时起,许中天就整日郁郁寡欢,也不思再续二房,要不是武力强劲,拥护者甚多,估计已经丢了族长之位。

    “咚…咚…咚…”,一声声厚重的钟声响起,许中天停了下来,看向钟声的方向。村中的孩子们也停下了追逐的脚步,抬头看向了钟声的方向。干活的大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走出家门,也顺着孩子们的目光看了过去。静静地,似乎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接着又是几声钟响“咚…咚…咚…”,钟声一过,这些老老少少像是约定好的,迈开步伐,向着祈天台跑去。细一看,跑在最前面的都是一些半大孩子,衣带、发梢在寒风中飞扬,不少满头大汗孩子的头上还冒着热气,红扑扑的脸蛋诉说着他们的兴奋,寒冷阻止不了他们的激情,今年的年终祭典不光是例行年终仪式,更是这些孩子的成人礼。

    “咚…咚…咚…”第三遍钟声结束,村子上的所有人都已经集中在了祈天台上,一百来号人把祈天台占得满满当当。看到差不多人都来齐了,祈天台东南角处,头发花白、脸色润红的敲钟人拄着青玉拐杖慢慢走向台前。他就是青阳村的村长,许中天的父亲,也是村中许氏家族的上一代族长,名为许君,人称“五斗坛”。据村中的老人说,徐君年轻的时候,宴请宾客五天,共饮五斗酒,喝翻了宴请的所有人,遂村上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五斗坛”。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忘了他的名字,但是“五斗坛”这个外号却流传了下来。如今,甚至两三岁的孩子见了他都会叫声“五斗坛”爷爷。

    许君来到台前,把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