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程济受伤(第1/2页)  浩途浮沉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去,盛夏时节入碧落,如今已入寒冬,阵法并未隔绝天地四季的流转变换,其间众人沉默无声地进步着。

    少年们依旧稚嫩,依旧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依旧充满着青涩,与以往相比多了一丝坚毅和执着。

    痛苦与快乐相伴而行,血泪与硕果惺惺相惜。

    灵气充沛,资源丰厚,名师教导,为他们铺开了一条坦途,如今已悄然踏入修行之道,感受着灵气滋养血气带来的酥痒宜人之感,挥斥着手足之间愈发雄浑的气力,灵台愈发清明,悟性飞速增长。力量仿佛毒药般,让年轻人迷恋其中,迫切的修炼着,追求者强大与力量。

    从记事起,秦浩便学过很多东西,准确来说,是背过很多东西,只是从来没有人为他讲解过,只能自己去揣摩,消化的东西很少,但是在这里,每一次授课都有一种让他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扇扇大门为他敞开,曾经迷惑的、不解的文字在他脑海中如一盏盏明灯绽放,豁然开朗。

    原来那些随意扔在草屋里的书籍如此珍贵,秦浩经常如此感叹。

    ————

    自人族昌盛以来,修行法门日趋完善,功法秘籍数不胜数,但天下修士九成九都是武修、文修、道修,其余不过道耳。邪修、魔修难存于世间,为天下修士共伐之。

    武修炼体,文修炼神,道修炼气,最终追求精气神合一,殊途同归。修行分下三境、中三境和上三境,九境入圣,十境封神。

    武修下三境为:初境、铸炉、山巅;中三境为:御灵、远游、幽虚;上三境为:玄极、凌天、武圣。道修下三境为:筑基、旋照、金丹;中三境为:元婴、神游、灵虚;下三境为:炼虚、合道、道圣。文修下三境为:初识、衍灵、化海;中三境为:洞虚、天命、神桥;下三境为:洞玄、通天、文圣。三道每一境界各有其精妙之处,通过精、气、神三途追求入圣之路,乃至飞升仙界,超脱凡人之躯,获永生之道。

    然世间圣人寥寥无几,神境之人更是闻所未闻。人力有时尽,寿元有限,绝大多数修士往往择一而修,虽然与成圣通神无望,但总好过白白浪费年华,吃力不讨好,因此选择三法同修者,或是天才,或是破境无望另寻它法之人。

    在碧落,秦浩一行人则全都三法同修,因为他们便是所谓的天才,至于离开后是否依旧,那是他们未来的选择。

    半年时光,新生早已全部踏入初境,部分人已经看到二境风光,只差临门一脚。

    经过半年朝夕相处,六十余名少年早已熟络,各自有了自己的圈子,教习也并未加以干涉,只是训练依旧残酷。

    学习的东西很多很杂,修行功法、练习武技、修习术法、铭刻阵法、识药、习文……每天世间安排的满满的,每隔半月有一天自我安排时间。最核心的依旧是炼体、炼气、炼神三道。

    周师依旧折磨着秦浩们的肉身,登山时承受的压力愈发沉重,瀑布激流愈发急促,冲刷着众人的身躯,练拳的木桩早已换成铁桩,周师的拳头越来越硬,砸在身上越来越痛,药缸中药水愈发深厚浓郁……

    俞师表面依旧那么温柔,只是每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便出现在众人脑海之中,压榨众人的精神,随意挥洒的光影将众人引入幻境,饱受着神魂洗礼,直至榨干众人最后一丝精神力。每次课完,一群恍若失去灵魂的傀儡麻木的行走在山道,然后回到石屋,目光呆滞双眼无神,要不是每日有灵药滋养神魂,估计碧落早已变成一群白痴聚集地。

    苏叶的训练简单粗暴,随手布置一个聚灵阵,将众人往里一扔,灵气朝着众人身体汇去,身体转瞬之间便有肿胀感,如果不将灵气引出体内,结果只有灵气爆炸而亡。可以看到一群人在阵中穷尽一切手段排泄灵气,修习武技术法,精纯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