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荐(第2/3页)  明末不求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直,今日之事,百年以后,必载史册。”

    顾君恩拍了拍自己腰间的短剑,微笑道“那我更不能给闯军和使君丢了面子,若袁时中果欲发狂,我便欺身按剑,用这把短匕了解了他,也让陈永福再无退路可言。”

    李来亨失笑道“哈袁时中好歹也是闻名中原的一大豪帅,你那三脚猫的功夫岂能伤得了他”

    “哈哈,使君所言倒也不错。”顾君恩耸耸肩膀道,“只是细说下去,到底不大吉利。难道使君要我直说袁时中发狂将要杀我的话,我就直接以此剑自尽吗”

    顾君恩的无所畏惧在于他相信闯军的兵力足可以威慑陈永福,而陈永福一定可以节制住袁时中。既然袁时中是一个迷信朝廷的人,那么在陈永福正式投降闯军之前,陈永福就是朝廷权威的代表,袁时中如何去反抗这种权威的化身呢

    而且顾君恩生来就具备着喜爱冒险的天性,他并不以自己所做的事是“以身为饵”,而只认为这是一件深入虎穴中的奇勇之事。

    最后,让顾君恩下定决心行此冒险之举的根本因素,则在于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李来亨近来的表现,已让顾君恩明白了李来亨心中最为忧惧的对象,并非大明朝廷,而是深居关外的清兵。

    现在东虏突然出现在黄河南岸,闯军又处在一个十分脆弱、十分易于遭到攻击的态势里。自己如若能够以此大举,扭转闯军的不利局面,那才能够在李来亨心中真正获得韩国公、诚意伯一般的地位才能够超越方以仁,成为李来亨麾下的第一僚属。

    “时机紧迫,使君万务耽搁。攻战东虏之事,还要使君当机立断,持之以坚。至于马牧集方面,我一定竭尽所能,让陈永福观望不出,不致影响我兵攻战东虏之事。”

    李来亨最后握住了顾君恩的手,钦服道“这一著深关重大,好直一身系闯军安危。到了马牧集中后,一定要慎审从事,再三斟酌而行,如非出于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和官兵起冲突。”

    “不能再耽搁了,我们立即行动吧”

    天色渐渐黯淡了下来,浓墨色的夜晚是掩护闯军撤围东行的最好屏障,所以顾君恩坚持在入夜以前立即前往马牧集中,好为李来亨争取到更多的转移时间。

    他表现出了非常的胆识,只带了两名随从前往明军营地。雨后天气凉爽,入夜以后更显清凉,顾君恩穿着的铠甲上不知不觉积了一层露水,一名随从想帮他擦拭一下,却被顾君恩拒绝了。

    “大家把力气留着吧”

    陈永福非常谨慎,他对闯军在近半天狂风骤雨似的猛攻以后,突然停下攻势遣使谈判的做法,深感疑惑和惊奇。

    袁时中就更不用说了,按照他的意见,和闯军根本没什么好谈的,就该一刀直接把顾君恩杀掉才好。

    明军在马牧集的防御借鉴了李来亨创立的闯军防御工事,马牧集内外是无数盏闪闪烁烁的明灯。

    陈永福用兵虚虚实实,令人不可捉摸。有时他故意要把一切都遮蔽起来,免得被敌方觇知了自己的真正力量,有时又要故布疑阵,用夸大了的假象来迷惑敌人的耳目。

    他把明军具体的兵力情况掩蔽了起来,但还是担心懂得军事的顾君恩会从他布置的假象中窥知了他的真实意图。

    迎接顾君恩入明军垒塞的守兵中,不乏有一些小袁营的老兵。他们的衣着、相貌、气质都和陈永福麾下河南镇的将士截然不同,顾君恩轻轻扫过一眼就察觉到了那种十分明显的差异感。

    小袁营的士兵完全是被袁时中个人的恩义和陈永福撒出来的银子绊住,才会死守在这个毫无出路的马牧集里。

    从他们的内心来讲,完全没有和不久前的同袍战友闯军拼命厮杀、生死相搏的意思,一分都没有。

    他们见到闯军来使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