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风流云散,换了人间(第1/2页)  云舒问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云舒姓周,与那道家先贤庄子算是本家。虽梳了道髻,穿了道袍,但实际上,还是个假道士。

    之所以说是假道士,乃是因为他没有道士证——没有国家认证,自是更不可能在什么宗教管理局备案什么的了。

    云舒的师父同样是个假道士,在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上的破落小道观里,一窝就是好几十年,看惯人间岁月变迁、地覆天翻,却愣是不舍得动弹地方,就在那天晴漏光天阴下雨的茅草屋里窝着。

    老道士自己有个道号,叫做知非子。说起来也算是云舒命大,得遇知非子老道士——那一年冬天,风大,雪更野!一个不足月的婴儿,被冻得发僵发紫,掩埋在皑皑雪中。也不知是哪个狠心的家伙干出来的事儿!亏得老道士有些异于常人的能耐,愣是察觉到了雪中那一缕微弱气机,找到了当时差一口气没咽下去的可怜婴儿。

    老道士毕竟是老修行,仁慈恻隐却是有的,自然不忍这么个小生命就这么消亡。也不知他使了什么神奇的手段,这个雪地里冻僵了,眼看就活不成了的婴儿,竟是被他救了回来,还能顺顺利利长大!

    知非子膝下无儿无女,作为一个“假道士”,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门人弟子。闲云一朵,野鹤一只。他收养了周云舒之后,也算聊遣寂寞,也就顺理成章的也将之收做了徒弟,赐下了周云舒这么个名讳。

    师徒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贫,却也算不得苦。靠山居住过的农家人都知道,如今清平盛世,只要不是懒惰,那就决计饿不死!何况老道士会的把戏不少,更有渊深莫测的智慧知见,一边教导周云舒经史子集,三千道藏,一边还能支持他顺利挤过独木桥,拿了个学士学位。

    前面说了,知非子老道士的道观虽小,而且破旧,不遮风不挡雨的,自然没什么藏书典籍。偏偏学识渊博的不可思议,经史子集,三千道藏俱在其脑中装着。周云舒自幼便跟着老道士把那些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背了个通透!只是其中微言大义,却不是一个二十年生涯的年轻人所能参透,哪怕有明师指点,却也不求甚解,也算人间憾事一桩。

    间或也要练习道门养生功法——当然没有培养出什么力能扛鼎飞檐走壁之类的神奇技巧,但周云舒却是自觉自己身体有着奇妙的变化,只是碍于某种束缚,不显于外罢了。看了不少网络小说,再加上老道士知非子渊深莫测的样子,周云舒心中难免也会颇多遐想。

    可能天生近道吧,再加上周云舒心中的某些遐想,他并不觉得道门经典晦涩枯燥,也不觉得每日子午二时打坐练功乏味,反倒是觉着颇为有趣,颇有些沉迷其中的意思。

    常言道:“聚少离多区圜事,风流雨散世间情。”老道士本就年岁不低,垂垂老矣,好日子自是不多。别的不说,那咳嗽的毛病却是一天比一天厉害,像是要把心肺都咳出来也似的。

    生离死别,素来是人间最为凄恻的场景,然则这却从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周云舒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这一天便猝然来临。

    这一天,恰是岁尾,腊月三十!老道士令周云舒静心凝神打坐,他却忽的将手一指,点在了周云舒眉心。周云舒来不及反应,便有无量讯息冲入脑海,一时间光怪陆离,旋即失去了意识。

    敢情老道士知非子这是借心灯传法的法门,将无穷讯息烙印在周云舒心灵。这法门妙就妙在以心印心,那些周云舒道行不够接受不了的,自然会沉浸心灵深处,他日能为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老道士知非子当然不会是普普通通的衰朽假道士!他传道完毕,手一拉,虚空中便破开一道口子,隐约可见一方大千宇宙,无数星辰。知非子咯了口淤紫的血块,道了声:“能不能成,就看造化了!”一道青色流光,没入周云舒胸口,随即知非子手一扬,就将周云舒抛入了那道虚空裂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