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 刀(第1/2页)  我的兄弟叫海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四章刀

    甘珠尔十方

    一顿民族特色大餐过后,我们坐在海生家炕上喝茶聊天。海生爸给我们讲了很多的鄂伦春族的习俗和故事。他们家以前是世袭的武官,最大的官做过清朝的牛录章经(佐领)正四品的武官。后来日本先遣团进了黑龙江和清政府纠缠不清,他们家爷爷就回了林子不在出来做官。

    听说海生家有祖传的虎枪我就想看看,海生歉意的说上个月拿给长春的一位老师傅维护、保养去了,下次来一定借我欣赏一下。海生爸从炕柜里拿出一个长条蓝布包裹,把开包裹里面是一个红漆木匣。木匣上有一把黄铜小锁,老人从胸前摸出一个红绳,红绳上系着一把铜钥匙,小心地打开红漆木匣。

    木匣里一把一米多长的弯刀。刀身成深绿色,刀柄和刀鞘都是鲨鱼皮的,护手是银制的上面鎏金,由于年代久远鎏金剩下的很少,只有图案凹槽还有,但还是能看出当年是很厚的一层。刀柄上下两端也是银鎏金配件,都是镂空图案;刀柄中下端有一个对穿的孔,用团花空心银铆钉铆住,应该是系什么东西用的。

    刀鞘下端是长方形银制配饰与柄处图案相同,银质吞口稍长上面是祥云图,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正面团龙;刀鞘中段两道银箍是用来连接“图海”系在腰带上的。老人轻轻触了一下刀鞘的吞口,银质吞口处那个金色团龙钮,刷刷的转动起来。看得我们惊异不以。

    老人抬起头望着窗外的圆月,用沙哑声音说着:这是光绪年间,老毛子打过来了,我们家老祖带兵杀得老毛子退回了俄国,光绪爷赏赐的宫庭宝刀,也就是那次老祖受皇封当上了佐领,那是咱们鄂伦春族人当过的最大的官。

    海生爸拿起宝刀,对着月光慢慢抽出。哧楞楞一阵轻响,银吞口处两侧金色团龙钮呼呼转动。一道清冷的月色照在刀刃上,青灰色的刀光冷冽摄人。刀条狭长刀背略厚,整个刀身有着优雅的弧度,仔细看刀刃,前方有一个芝麻粒大的小缺口。

    老人用粗糙的大手摩挲着刀身,平静的讲述:1907年日本关东军来到黑龙江,清,张大帅也管不了。日本有个军官带着人非要找我父亲比刀,约定好我们要是输了就得听他们指挥,加入南满铁路军。无耐我父亲就和他比了三场,砍翻了两个日本武士,第三场那个军官自己上的。我父亲用这把宝刀砍断了他菊花刀,这把刀也留下了一个缺口。我父亲知道日本人没完,就连晚带着族人进了老林子,直到1945年才出来。后来听说那个军官切腹了。

    大家一阵唏嘘,老人把宝刀递给我说:十方看一下,你不是很喜欢兵器吗。我恭敬的双手接过宝刀,细细观察。刀身通体青光闪闪布满均匀的花纹,刀柄握在手里很舒适;刀身后端靠近吞口处两侧都有挫金的小字,一侧应该是满文,我不认识;另一侧两个篆字“寒锋”。我轻轻的舞动两下,有破风的轻哨嗡鸣。

    看我挥刀海生爸来了兴致,拿起刀鞘下炕穿鞋大声说:今儿个天儿不错,海生你也活动活动,别把家传的刀法忘了。海生一笑回答道:那怎么会。

    我们几人来到院中,在明月的映照下院子里很是明亮。我把宝刀双手捧给海生,海生一笑拿刀来到院子中央。双腿前后一分,刀刃向下压摆了一个起式。

    海生步履稳健,左右开合,前后连贯,直劈、横斩、左右插花、上撩、前刺、拗步斜削、迎面推刺,最后一招只见海生,上体右转90度,重心移至左脚,右脚虚点地面,同时两手持刀略向前伸,刀尖指向上前方,复向下斩压;同时右脚蹬地,左脚上提,身体腾空,刀锋横带一搅转横切,落地收式。这路刀法看得我心升敬佩,看似简单,其实招招凌厉,刀刀必杀,绝对的实战刀术。

    海生爸走上前去问道:你这最后一招用的是什么刀法,不是家传刀法。海生恭谨的答: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