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受我一拜(第1/2页)  大秦伪君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宁昱一口气说完,便等方大人自行体会。这种办学校,招生教育的方法在后世已经很完善,但在这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哪怕是自己说出来都是边说边在脑海里整理,有些概念还要转换一下。这一席话,可累死我了,比抬了一百斤东西还要累。

    方管家在一旁静听,虽然听得不甚明了,也知道宁昱大体指的是什么意思,见大人作思考状,心下惊骇宁昱的才学。能让自家大人长时思考的事情并不多见。

    方溪一边体会,一边权衡,手上下意识的端着杯子。宁昱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后来索性放开酒兴喝了起来。

    见宁昱喝完,方管家立马满上,只是两人都不敢出声,心怕打扰了大人思考,一时间气氛安静至极,落针可闻。

    宁昱等了两盏茶工夫,方大人才一口干了杯中的酒,又待管家把杯子斟满,才道:“中则,你适才所言,初听时互为掣肘,还以为你是酒后之言,细想环环相扣,无一处不是妙想天开,老夫竟然挑不出一点毛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真是犹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想不老夫已至花甲年纪,竟然才因你开悟。此杯,我代这金陵学子,敬你!”

    方溪情真意切,宁昱忙说不敢,站起身来饮了才入座。

    两人又商讨了招生办学的细节,有些不甚明了的,方大人还虚心受教,丝毫没有架子,直至一一弄懂为止。

    谈完了招生的事,宁昱才道:“还有一事,要与大人商讨。”

    方溪摆了摆手道:“不要大人大人地叫了,老夫年岁和你父辈差不多,叫伯父吧。”

    宁昱心知这根粗大腿抱牢了,立即打蛇随棍上,应道:“是,伯父。去书院教学之事,估计有些困难,侄儿这里有两本书稿,伯父先看上一看。”

    方溪有些疑惑宁昱说去书院有些困难的话,以为是托词,不过还是先翻了《句读新解》来看,边看边笑,道:“昨天见你那首词里加了句读,老夫正想问上一问,却因一来你就抛出这些新奇观点给忘了。看来你早就知道老夫要邀你去书院,早有准备啊。”

    宁昱笑道:“这个侄儿倒是没有猜出来。”

    方溪把书翻完,又拿起《三字经》来看。

    这一看就大惊失色。

    这本书浅显易懂。三字为一句,短精悍、琅琅上口。其z文史哲理、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无所不包,主旨又契合儒家的仁,义,诚,敬,孝。

    此书取材典范,学生要是以此为开蒙读本,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比起一开始就拿着四书五经来读的好。

    真不知道宁昱是如何作出来的。

    老夫要是拿了这本书作蒙学之用,再上书朝廷推广,这教化之功怕比历代大儒做得还要好!

    方溪双手颤抖,声音激动,问道:“此书也是你所作?”说罢连自己都感觉多余。扉页和尾页都盖着宁昱的私印,里面还有一句是提到他的,还提了宁昱自己。

    宁昱点点头道:“正是侄所作,不过是由师傅指点过。”

    方溪叹道:“你师傅可真是位奇人,竟然教出这么一个弟子。不知道他现在在何处?”

    宁昱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回道:“初见师傅之时,侄才得十来岁。那时他已经白须及腹,却颜如童子,身体壮实,不见老态。侄也看不出年纪,只教了我三年便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往日和他相处之时,曾听他说过要回海外仙山的。”

    方溪道:“仙人之说,虚无缥缈,没想到你还有几分仙缘。此书何时成书的?”

    宁昱指着桌中的酒坛道:“就在不久前,按师傅传授的方法酿出醉仙烧后,感怀师傅,便写了出来,很多字句都是他平日教导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