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合法开后宫(第1/3页)  帝王权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路虽远,脚步更长~

    周羽的队伍终于得见王都。

    百官百姓夹道相迎,见王车行来,以周亮父亲也就是周羽的王叔为首进行朝贺。

    周羽自然不会端着架子,亲自扶起王叔并拉着他的手往王宫走。

    路上自然是周政对周羽的吹捧,虽说是叔侄但比叔侄更大的是君臣,当然周羽必然也要夸赞一下周亮,以及其他几位纨绔子弟,他们虽然没军功但他们带来的奴仆的军功要分八成给他们,没办法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奴隶,,,是没有人权的。所以几位纨绔子弟多多少少也是有功绩的。

    被周羽点到名字的几位子弟的家长都是笑开了花,新王登位必然要大换水,这些人做了那么长的官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现在是新王用人之际,这功绩虽却是能保他们全家。

    其他人也是感叹时运这个东西,纨绔子弟虽然备受宠溺但就家族而言是属于被放弃的一类的人,与家族继承人相比这些人算是外人,但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偌大的家族需要这些被放弃的人所照顾的呢?

    而那些家族继承人因为身娇体贵没有跟随周羽,却俨然成了周羽成了周国即将放弃的外人。

    众人都在思量以往有没有得罪这些子弟。

    而那些因为过于溺爱没有跟随周羽周亮的纨绔子弟则是懊恼不已,这是他们翻身的机会,可他们却错过了,他们这一辈子几乎也就这样了。

    而享受着诸多艳羡目光跟随周羽的纨绔子弟们则在得意之余更加清楚他们的改变是谁带来的。

    众臣工逢迎着周羽,将其迎入王宫。

    宫内周羽坐在大殿中央接受百官朝贺,这才是君王该有的模样,没有臣工何来君王?

    接下来是庆功宴,平城搞一次王城也少不了。而周羽的目的自然是让这些文臣武将彼此熟悉,以后也好协力合作。

    宴会过后,以周政为首的王室宗族留了下来,周政道:王上,臣闻言国岂能无后?大王已登宝座,该立王后了。

    周羽喝了一尊酒,手一指道:侄儿婚事全凭叔父做主。

    周政自然表现的荣幸之至,同时还得弄出不辱使命的样子。

    周羽歪着头喝酒,还没三尊,周政已经和其他王室商议出了十六位女子,自然非千金就玉叶。

    然而,,,周羽都没见识过她们,丑否?贤惠否?不得而知~

    这,,便是君王的婚姻,看似选的很多其实没的选。

    各个大臣只要有女子适龄的哪个不得兼顾?

    为何君王对子嗣的政治联姻无感?一点儿也不管她们幸不幸福?因为君王本身就是政治联姻最大的牺牲品,如周羽这般还好,若是从太子到君王,那么在是太子时就得找对臣工,以为后援,进而保证其登基。

    十六位女子让周羽挑选,本来还有一步看画像的步骤但周羽把这一步免了,让王叔直接告诉他这些女子的父亲是几品官员做什么的就行。

    最终周羽选了四个,分别是李大人的千金,王大人的千金,明大人的千金,余大人的千金。

    周羽确定的四位大臣其中有一位是超一流的,相当于前世的首辅,托孤大臣之类,与其等同地位的还有三个,奈何另外三个,其中两个没女子,另一个家中女子没成年,七八岁的样子,所以周羽只得选一个。

    至于李家王家余家三家则是次一流的家族,他们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他们一起造反怕是王室也难招架,毕竟这世道平民奴隶当官很难,可对贵族来说便是家常便饭,全国的官员这些贵族们得占七成,王室独自占两成半,还有半成才是有功德有战绩的人拥有。

    想周国一国怎么可能只有区区五万人马?只是那二三十万既离得远来不及支援,又,,,不听王族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