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郑骀成功收回兵权(第1/3页)  回到战国当国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郑骀留下一万兵力在新郑,让乐良领着四万兵力赶到了公子偃的领地,郑骀的意思是,公子偃要么交出兵权升官发财,要么一战。

    公子偃见乐良率领的军队兵力是他的两倍,不敢硬拼,只好乖乖交出兵权,接受了少师之职。乐良接管了公子偃的兵力后径直去了羽暹领地,羽暹也选择了乖乖就范,接受少傅之职。

    郑骀将郑国所有兵权都收回后很是得意,自语到:“驷子阳也不过如此,离间计加借尸还魂计就搞定。”

    郑骀将乐良、宿元、安和、季连、左琮和盖璋都封为了大夫,并将驷氏的部分封邑赐封给了他们。

    郑骀好不容易将兵权收了回来,他便开始想着怎样将兵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郑骀想到了宋朝,两宋都没有出现过武将造反,是很值得借鉴的。

    郑骀又招足了十万兵力,将六万兵力就在新郑拱卫都城,取名禁军;将四万兵力安置于边邑,取名为厢军。

    郑骀将禁军分为殿前司、侍卫车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三部分,三司各两万兵力。殿前司为国君的贴身禁卫军,为精锐之师,殿前司、侍卫车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互不统属,直接由国君管辖。禁军三司依然采用原来的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十伍为一小戎,四小戎为一卒,十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军。禁军三司最高长官为司帅,其下还设两名佐官、数名属官。

    郑骀提拔了一些资历浅、易控制的将领为禁军三司将领,这么做使他能更好的掌控禁军。

    郑骀又设立了枢密司,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了。枢密司有调兵权但无统兵权,禁军三司将领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枢密院设一名主官枢密使,四名佐官枢密副使,以及一众属官。

    宿元被任命为枢密使,安和、季连、左琮和盖璋为枢密副使。

    郑骀收回兵权后便开始准备处理好外交关系,对待周天子和宋、卫、鲁等弱诸侯国倒好办,周天子该朝贡就朝贡,意思下就行了,其他弱国郑国根本不怕,郑国不主动招惹他们,他们就谢天谢地了。对待燕、秦、越也好办,他们与郑国隔的比较远,而且也没什么利益冲突,郑骀只要不去招惹他们并主动示好就行了。但对待晋国的韩、魏、赵三家以及齐、楚就没那么简单了。由于韩、魏、赵三家的领地相互交错,而且为了防备齐、楚、秦等大国干预晋国之事,韩、魏、赵三家结成了军事联盟。韩、赵两家吞并郑国之心非常强烈,郑骀必须小心警惕才行。齐国东面是大海,北面是燕国,西面是赵、魏,南面是越国,只有西南是鲁、宋、卫三弱国,鲁、宋、卫之后便是郑国,所以齐国对郑国也有威胁。楚国与郑国南部接壤,而且楚国问鼎中原之心不言而喻,郑国也得小心防备才行。

    郑骀看着地图纠结了起来,到底是该联鲁、卫、宋抗齐,还是该联齐制鲁、卫、宋呢?

    郑骀想到:联齐的话,若鲁、卫、宋灭亡了郑国就更危险了,唇亡齿寒嘛。联鲁、卫、宋的话,若他们之中有人在强齐的威逼之下倒戈郑国不是死的更惨。我觉得还是联齐好些,只要不帮齐国那么快灭亡鲁、卫、宋就好了。而且若我提出联合齐国对付鲁、卫、宋,想必齐宣公会非常愿意,这样一来既能与齐国交好,又能威慑鲁、卫、宋三国。就这么办吧。与赵氏和魏氏几乎没有和谈的可能,与楚国倒有和谈的可能。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我倒可以投靠楚国这颗大树,依仗楚国来对抗赵氏和魏氏。

    郑骀想好后便派出使臣带着薄礼前往秦、燕、越三国示好,然后又派使臣前往齐国商议郑、齐联盟之事。

    郑骀准备亲自前往楚国联盟,因为与楚联盟对他来说太重要了。郑骀此时犯难了,郑国既拿不出楚国能看入眼的重金,又拿不出城池,这联楚之事就难办了。

    郑骀冥思苦想了许久都未能想出讨好楚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