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齐国灭纪②:二度进谏(第1/2页)  管仲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公子纠见管仲,未及施礼便哭道:“临淄城中传言齐候暴虐,杀鲁、郑二国国君;又说齐候妹妹,纠实感羞愧难当!我要入宫劝谏兄长,但碍于自家姊妹脸面,又不知从何说起,愿师傅教我!”

    “不可!”管仲一面扶住公子纠,一面劝道:“国君私通文姜,杀鲁桓公,诛郑子亶,其事一也。国君之过,是乃太过,早将一己之身推上火海,其结局不是国君灭火,就是火灭国君,旁人无可替代!公子此时前去劝谏,无异于火上浇油,徒劳无益。”

    公子纠闻言大惊,半晌道:“为人臣者,岂可眼看君父置身火海而袖手旁观?即使国君杀我,我也要直言犯谏!”管仲微微摇头叹道:“公子真乃宅心仁厚!即如此,我有一言,公子细听——公子面见国君,只说鲁桓公、郑子亶的流言,千万莫提文姜之事。只献策,莫劝谏!所献何策?只说齐国与纪国世仇,眼下正是伐纪良机,可起倾国之兵,东灭纪国,成就王霸之业。”

    公子纠茫然不解,问道:“我是要谏兄长改过自新,而师傅却要我劝兄长起兵?这是何意?岂非罪上加罪?”

    管仲道,“无论公子说与不说,国君必会起兵伐纪!哥哥妹妹招惹的祸事,只有借助强大的兵威方可缓解一二;而纪国,必是国君下一个目标。公子如此进言,国君自然明白你是苦心劝谏,同时也必会对公子另眼相看。”公子纠称诺,揖礼而去。

    齐襄公不在宫中,内侍说演射出了。公子纠不敢稍停,又匆匆赶到校场。齐襄公一轮箭尚未射完,听闻公子纠求见,心想“必是和公子小白一样,进谏讨打来了。”

    见公子纠到来,齐襄公双手捧着一支箭端详,头也不回,冷言冷语道:“纠有何事?可是和你那弟弟小白一样,要对寡人劝谏一番?”公子纠道:“臣弟非来劝谏,是来献策。”

    齐襄公心中一凛,听得公子纠又道:“今齐国朝野议论纷纷,都说鲁桓公死的冤,郑子亶死的惨,对国君颇有微词。臣弟颇为兄长抱不平!弟有一策,可以平息朝野流言——昔日先祖齐僖公病终之际,留下遗言,要后世子孙誓灭纪国,报两百年来世仇。如今齐国兵精粮足,国势鼎盛,当不忘先祖遗训,出兵伐纪,成就旷古功勋!如此,齐国可以为霸,流言蜚语便自行消解。”

    齐襄公心中大惊,不由回头盯着公子纠看。齐襄公心中的确有伐纪之念,但如此大计,朝堂上下除了与大夫连称、管至父二人私下商讨过,更无一人知晓;如今反被小小年纪的公子纠和盘托出,齐襄公惊骇之下,更是疑虑重重。齐襄公审了半晌,猛一下喝道:“是何人教你如此这般说!从实招来!”

    公子纠早吓得一身冷汗,忙伏地禀道:“并无人教我这般说,只是……只不过,臣弟近来多得师傅教诲,凡事多想了一些……”公子纠胡乱应承,浑身战栗,不敢抬头。不料齐襄公见状哈哈大笑起来,扶起公子纠,换了一幅和蔼面孔道:“起来起来。说得好!说得好!想来师傅也教得好!宫中新宰了两只白鹿,鲜美异常,一会儿我差人送两鼎过去——寡人赏你和你师傅的!你去吧。”

    公子纠这才定了定神,施揖道:“谢兄长赏赐,臣弟告退。”刚走两步,又听襄公追问道:“你师傅,新来的夫子,叫……叫什么?”公子纠止步回道:“师傅名叫管仲。”齐襄公“嗯”了一声,又一挥手,公子纠就大步辞去。

    齐襄公深知两个弟弟深浅:公子纠忠厚仁慈而少谋,公子小白聪敏但玩物丧志,论才具见识,公子小白更胜一筹。连公子小白都未曾想到的事情,公子纠又怎么可能慧眼独具?这背后必有高人指点,这个高人便是师傅管仲!望着公子纠远去的背影,齐襄公满心欢喜,自言笑道:“聪明的小白也犯糊涂,愚笨的纠也犯聪明……”

    半月后,宫中果然传出伐纪伐消息。齐襄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